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 教育工会

洒向边疆都是爱 ——宁德援疆支教队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 2020-03-05 09:22 来源:宁德市教育局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打印

为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作为宁德市第一批选派的16名援疆教师勇担使命、不负韶华,在宁德市教育局、福建援疆前指宁德分指挥部以及受援地等部门的关心、支持和领导下,认真按照闽教师【201848号文件等有关精神和要求,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育对口援疆工作,并顺利完成了为期一年半的支教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关怀,备受鼓舞。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援疆支教工作,亲切关心关怀援疆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并寄予殷切的期望,让每一位宁德援疆教师深受感动、备受激励和鼓舞,倍加珍惜被选派的援疆经历、在艰苦环境中不断磨砺意志,切实以真干苦干实干、真爱真心真学谱写了一曲华彩的支教乐章。记得20188月入疆的第一个晚上,负责接机的昌吉州教育局副局长杨兴胜等领导直到凌晨3点全部安顿大家入宿酒店之后,方放心离去;在岗前培训的两天里,省原教育厅副厅长陈国龙与大家同吃、同住,还亲切地与大家唠家常、合影留念;当宁德队抵达受援县的第一天,县委和县政府分管教育的领导以及部门负责同志亲临欢迎会现场并在工作、生活、纪律、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殷切希望;201810月省前方指挥部副指挥长黄琦峰等领导实地走访援疆教师宿舍和食堂;201811月省前方指挥部总指挥长黄鹤麟携昌吉州组织部、教育局等部门领导与宁德队等援疆教师代表亲切座谈,细致了解支教工作、生活等情况;20191月寿宁县委常委简树玲等领导特地到援疆教师宿舍看望慰问寿宁籍教师;20192月宁德市教育局召开援疆援藏支教教师新春座谈会并要求各县市教育局按规定落实好政策待遇;20194月分管教育的福鼎市副市长谢美葵等领导到受援县看望慰问福鼎籍援疆教师;20195月宁德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工会主席颜昭明远赴呼图壁看望慰问全体队员并提出殷切希望;201911月省教育厅办公室领导一行在昌吉州教育局副局长杨兴胜陪同下深入援疆教师宿舍、食堂以及党员活动室实地调研工作和生活情况;201912月古田县副县长李晓霞等领导看望慰问古田籍援疆教师、1231日宁德市教育局安排专车由科长谷曼菲亲临长乐机场接回期满平安归来的支教教师。援疆期间,最令人难忘、令人鼓舞的是,2019919-20日省委副书记、省长唐登杰率福建省代表团赴新疆昌吉州推进对口支援工作,行程安排在昌吉州十四小学亲切看望了20名包括宁德队黄帮进、刘朝晖在内的第一批福建省援疆教师优秀代表;2018920日副省长郑建闽亲自携省教育厅以及昌吉州等一行领导专程到援疆教师宿舍楼看望慰问了全体队员,并叮嘱有关部门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此外,像宁德分指挥部不仅协调受援县为我们队提供了良好的食宿条件,还给每个队员添置了单车和室内加湿器,而且安排专人对接宁德队队长及时地把安家费、每月生活补助等一一分发到队员手中,还帮忙会议传达、机票订购、机场派车接送等事宜,尤其指挥长携其他援疆干部时常到援疆教师宿舍楼走访看望或与大家共庆节日;像呼图壁县教科局以及一中等6所受援校领导每逢过节都会到援疆教师宿舍楼看望慰问大家;昌吉州教育局领导还协调旅游局、航空公司等部门为援疆老师办理了“援疆干部亲友昌吉旅游护照”和“援疆干部工作证”以及乘机贵宾卡等。这一切让离“小家”的宁德队员们格外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大家庭”的温暖。

二是遵守纪律,塑造形象。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党中央治疆的总目标,而搞好维稳和民族团结工作是做好援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每位援疆教师除了课堂教学,还必须提高思想站位、严守纪律规矩、维护民族团结、树立良好形象,尤其党员队员平时更需要跟上频繁的政治学习与政治任务。像在工作管理方面,大家能够立足本职、牢记使命、教书育人、严以律己,每个人心中清楚自己“进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的问题,全面认识援疆支教工作的重大意义,坚决服从省前指、州教育局的指挥及受援县教科局的统一管理,严格遵守福建援疆干部“十要十不要”纪律规定以及当地维稳制度、受援校有关教学常规和请事假等管理,主动适应当地维稳环境,积极通过主题教育活动、“民族一家亲”摄影展以及聆听专家讲座、参加研讨会、借阅图书馆书籍等渠道,认真学习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深入了解当地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熟悉掌握受援校情况包括少数民族师生情况,凡涉及民族、宗教等敏感话题,大家慎言慎行、恪尽职守,坚持做到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晒的图不晒、不该做的事不做,充分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并与当地民族师生和睦共处、互帮互学、建立友谊,自觉维护民族团结、高度保持政治定力。在生活管理方面,按照受援县的要求,成立了援疆教师自管会,内设安全组、宣传组和生活组,除了每晚须定时点名考勤、查房、汇总上报在驻地情况,还要做好食堂就餐、宿舍维修等服务保障工作,其中的援疆教师食堂除了厨师由受援县教科局负责招聘外,其它的活则需要全体队员根据财务组、采购组、食材对接组等不同的分工而进行自我管理,大家的辛勤付出共同为确保所有援疆教师每天的正常教育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饮食保障,像队员毛兆康、刘朝晖、陈世斌等每逢过节或周末加餐还帮助食堂掌勺大家爱吃的家乡菜或手把手传授当地厨师一些南方烹饪技法,像队长黄帮进还要具体管理和服务福建6个地市援呼图壁县50名教师的食堂工作、即使周末和节假日都选择坚守在驻地并任劳任怨地处理好手头上每一件琐碎的事情,他们的无私举动在受援地赢得口碑、展现了闽东援疆教师奉献大爱的良好风貌。此外,为深化教育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宁德市教育局20195月率全国名师、名校长组成专家团队赴呼图壁一中等受援校开展“两地一家亲”教育教学活动,还实施首期为呼图壁县安排15个名教师与宁德市中小学名师一起赴北大培训的教师培养计划等,不仅助推受援地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水平的大幅提升,也让呼图壁人民感受到了新时代闽东教育人的真情、架起了宁呼两地友谊的桥梁。

三、克服困难,主动融入。第一批宁德市援疆教师涵盖高中、初中、小学三个学段共16人,其中党员教师2人、民主党派教师1人,年龄最大的55岁、最小的26岁,具备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3人,分别来自宁德9个县(市、区),主要承担受援校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地理、化学、音乐、体育、综合实践等9门学科的教学,除了1人安排在玛纳斯县五小,其余15人均安排在呼图壁县城里的6所中学。到了新疆后,远离家中老小的这支队伍不仅要面对每天2小时的倒时差、干燥的气候环境以及咸辣的西北饮食,而且须适应受援县开始推行的汉族与少数民族学生混合办班(学生基础偏弱、学习较被动、良好学习习惯尚未养成)等工作环境,再加上大家的普通话带有浓重福建口音,这些确确实实给初次赴疆的老师们在生活、工作上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尤其在11月、12月、1月干冻或雪天的月份(室内气温零上26度、室外气温零下21度,室内外温差常达40多度),距离援疆教师宿舍较远的支教老师停用了指挥部配发的单车,每天只能冒着严寒搭乘公交车或步行去受援校。像呼图壁县六中距离6公里的路程、四中和五中也将近3公里,更需要他们格外地做好上下班途中的防寒、防冻、防滑以及防疾病等安全工作,有些老师刚开始的时候也因气候等不适应,或皮肤过敏、或得了重感冒、或路滑跌倒等,可是全队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大家都咬咬牙坚持下来,彼此互帮互学、无私分享各种预防和应对困难等措施,始终秉持“艰苦不怕吃苦”的福建援疆精神,努力让自己以最快的速度调整好身心并融入到当地的工作与生活当中,像毛兆康、余深达、张庚秀等教师平时还注重运动健身或培养兴趣爱好,刘朝晖、黄帮进、沈当旺等教师则主动参与受援校的合唱团和球赛、舞蹈演出、运动会等教职工文体活动,吴长峰、李仕明、黄沐州等教师课余志愿加入了校园义务植树、清雪破冰、捐款捐物、食堂服务等学雷锋行动,不仅在队里结下珍贵的援疆情和战友情,而且在一年半的援疆时光里能够与受援地领导以及广大师生和谐共处、合作交流、建立友谊、奉献才智并获得昌吉州教育局、受援县教科局和学校的一致好评,像呼图壁县一中等受援校还专门为宁德援疆教师举办了支教期满欢送会、为福鼎七中等6所宁德派出校赠送了“助力边疆担使命,无私援呼育英才”的荣誉锦旗。

四、履职尽责,示范引领。支教工作既是援疆教师人生的一种挑战,更是一项光荣艰巨的政治使命。援疆期间,大家不忘初心、任劳任怨、担当作为,能够认真落实课程计划、抓好备课上课、规范教案编写、精心制作课件、及时批改作业、加强培优转差、参加教育教研等工作,并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所任教的班级成绩在年级中名次靠前。同时,根据受援地的安排,满工作量或超工作量承担支教任务,像接手高三理科班和民语班的张庚秀、刘朝晖等4名教师每周授课16-20节,沈当旺等8名教师还坚持上好受援校安排的每周末补课或每月晚自修,吴长峰等教师每天一大早从不间断的到班级组织学生早读,徐明全等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专业热心传授、耐心帮助当地教师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丁辉等3名教师还利用个人足球专长协助受援校训练学生足球队,余深达等3名教师还承担年级组的期中命卷工作,像黄帮进等4名教师还分别受聘呼图壁县一中校长助理、二中教务督学、四中德育主任助理、六中总务副主任等职务参与学校管理,并且在有限的时间里,大家不遗余力为当地教师传授宁德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的经验做法,切实发挥“传、帮、带”等示范引领作用。据支教以来,16名宁德队支教教师在受援县或校开展了公开示范课40多节,其中郑伟东等2名教师分获县级校本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援疆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詹俊寿等2名教师分获昌吉州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二等奖、县级中小学综合实践优秀课大赛等活动三等奖,何剑飞教师的录播课获得县级校本研修团队赛课中学历史学科案例分析大赛二等奖,李仕明教师指导的受援校同学科吕国芬教师参加教育部的晒课活动并荣获二等奖,张庚秀等10名教师与呼图壁县一中等受援校两度合作开展了新课改下的同课异构教研模式且充分展现了闽派的教学设计和课堂风格。此外,毛兆康等12名教师开设了《如何出好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微课设计与制作》《班主任工作漫谈》等富有特色的教学或班级管理专题讲座16场,黄帮进教师带头坚持听评课98节、执笔撰写1万余字《呼图壁一中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并具体指导一中文化建设,陈世斌教师牵手三中生物组尝试申报《伤寒论渗入初中生物教学的课题研究》、张庚秀教师指导帮助一中语文组成立《高中作文升格训练》课题研究小组,徐明全等5名教师参加并顺利通过昌吉州中高级职称评审,张庚秀等3名教师分别接受了呼图壁电视台、闽东日报的课堂教学专访,黄晓兰教师伴奏和指导五中教师合唱团获得县级一等奖等,大家切切实实以实际行动和专业水平赢得受援地的充分肯定、尊敬和赞誉,为助推边疆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奉献真学。经过大家的辛勤付出和优异表现,宁德队共有黄帮进、黄沐州等11教师被受援县教科局或受援校授予“优秀援疆教师”称号。

总之,一段援疆路,一生援疆情。作为第一批践行《福建省援疆教师支教计划实施方案》的宁德援疆支教队伍,在宁德市教育局等部门的关心领导下、在受援地的支持帮助下、在队长和队员们的齐心努力下,始终以“师德高、工作勤、专业精、业绩佳、作风实、形象正”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闽东教师的人生信仰、职业操守,大家“开开心心去、平平安安回”,在履职尽责、教书育人中体现支教价值和援疆荣光,为宁德市顺利完成第一批援疆支教任务划上了圆满的句号。(黄帮进)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