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还有一份余热,就不退休、不褪色、不退缩。”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疫”中,她们超龄服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基层党委书记在关键时刻的责任与担当,书写了新时代巾帼不让须眉的奉献篇章。
生命科学学院的“稳压器”:陈爱萍
“只要党组织需要我,我随时都在!”早已到退休年龄的陈爱萍书记在本次校园疫情防控中再次挺身而出,靠前指挥,每天落实学院疫情防控工作,确保了特殊时期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组织领导,做好“科学防控指挥员”
“疫情非常时期,防控责任高于一切,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教育部、省市有关要求,坚决听从校党委统一部署安排,严防死守,守土尽责,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疫情防控初始,陈爱萍第一时间组织成立学院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部署开展学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利用强国视频会议组织学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6场,指导开展师生健康状况摸排、线上教学工作开展、毕业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等。
精准摸排,做好“师生信息联络员”
“一定要落实到每个师生,多点关心,多点耐心,确保信息的准确无误。”全院师生的平安是陈爱萍最大的牵挂。接到学校关于每日健康情况摸排通知后,陈爱萍紧急线上召集工作负责人一一嘱咐。当获知学院有一名湖北籍教授返乡和一名教师于年前往返武汉的消息后,她逐一致电关心其近况,组织人员实行一对一跟踪,及时送去学院的关心和关怀。面对学院848名学生和46名教职工,她不敢有一刻的放松,通过QQ、微信平台建立学院学生每日健康状况工作台账,重点对有接触防控重点地区人员的做好联防联控。
积极宣传,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员”
“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把科学防控理念传达给师生;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把疫情的科学知识普及给学生。”陈爱萍坚持每日在学院工作群推送1-2则宣传报道,从疫情防控知识、心理健康调试到正能量的典型事例宣传。她强调当前需做好疫情的宣传工作,传导正确的理念、信息、知识,发挥生物专业背景优势,积极引导师生做科学防控知识的传播者。
堡垒无言,却能凝聚强大力量;旗帜无声,却能鼓舞磅礴斗志。陈爱萍甘于奉献,以积极的状态、乐观的心态迎战疫情,当好政策的落实人、师生的解惑人和贴心人,不断带领生命科学学院师生坚定信心、同舟共济,不畏风浪、迎接挑战……
体育学院的“转陀螺”:郑敬容
坚守初心使命,守好责任田
“我是体育学院的党委书记,在疫情期间守护师生安全是最基本的担当。”作为一名有着34年党龄的郑敬容,她用简短的一名话道出了自己的初心。
正午十二点,郑敬容在学校审阅完最后一份师生信息情况,确认无误后发给学校信息组。自学校全面启动每日信息摸排工作,体育学院第一时间安排部署,用最快时间全面、系统梳理师生情况,与每一个师生取得联系、了解情况。坚持疫情排查“每日一报”,对师生的行程及健康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摸清底数,确保体育学院师生“一个也不落下”。为了调动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积极性,推行学生党员志愿者“一日一报”督报制度,鼓励他们参与疫情防控与排查落实工作,积极发声,倡导所有学生增强防护意识、遵守学校规定、按时报告近况。
“守护师生就是我的责任”
工作还在继续,郑敬容桌上的信息表上留着数个红色记号,这是需要特殊关注的师生名单,有疫区接触的学生、贫困学生、以及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有居家隔离的教职工,还有毕业班学生。
为了加强与师生的联系,她组织通过微信群、学院网站等多渠道推送防疫指南、居家健身练习方法,引导师生科学认识疫情,克服恐慌情绪,加强各项防控措施。成立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小组,她担任组长,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普及疫区防控知识、消除恐慌心理。学院有2名外省返校居家隔离的教职工,她定期上门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为他们送去生活的必需品。
疫情下毕业班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她一直放心不下的问题。她想方设法为他们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与就业信息。通过电话和网络与学生时刻保持联系,传递关爱和温暖。一天的工作下来,她早已是筋疲力尽,只有隐隐作痛的颈椎病提醒她该是回家休息的时间。
作为曾经的“感动校园人物”,学生眼中的“最美妈妈”,郑敬容始终对工作饱含执着和热爱,一腔激情,让她成为教育战线上一枚旋转不停的陀螺。面对疫情,她靠前指挥,走在先、干在前、做表率,用她的责任和担当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始终如一的初心和无畏困难的勇气。
网站标识码:3509000007
闽公网安备: 35090202000249号
闽ICP备2022007802号-2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南路55号
联系电话:0593-2915668
主办单位:宁德市教育局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