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科学技术协会等20部门关于举办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通知

宁科协〔2023〕35号
发布时间: 2023-09-04 10:24 来源:宁德市教育局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打印

各县(市、区)科协、党委宣传部、网信办、军融办、教育局、发改局(科技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文旅局、卫健局、应急管理局、国资委、林业局、工会、团委、妇联、文联、工商联,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宣传部、社会事业局、经发局、教育局,市属学校,各市级学会(协会):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为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战略擘画,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根据《福建省科协等21部门关于举办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通知》(闽科协普〔202331)要求,决定组织开展宁德市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时间和主题

2023年全国科普日主题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定于2023917日至23在全市各地集中开展各地各部门可根据活动主题,结合工作实际拟定活动副主题,主题宣传活动贯穿全年。

二、活动内容

(一)加强政治引领,激发奋进力量。围绕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用科普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紧扣“四个更大”重要要求,围绕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多方位宣传展示新时代以来在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和生动实践。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凝聚踔厉奋发广泛力量。

(二)聚焦创新发展,服务自立自强。围绕“四个面向”、“四大经济”、“四大主导产业”所取得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推动具备条件的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基地开放,集中展示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量子科技等前沿科技,展现新一代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海洋高新、生命健康等重大成果,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高质量发展。

(三)坚持科技赋能,助力“国之大者”。聚焦乡村振兴,实施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科普服务高素质农民培育行动,促进优质科技科普资源深入农村、服务农民,促进共同富裕。围绕美丽中国建设,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倡导绿色、低碳、节约的生态理念,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服务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科普助力“双减”,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四)践行科普为民,共创美好生活。围绕卫生健康、数字素养、知识产权、食品安全、国防知识、防灾避险、安全生产等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聚焦重点人群,深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党群服务中心、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等基层阵地,融入文化、艺术、教育、旅游、体育等各领域,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多样的内容、常有常新的活动,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三、活动安排

立足守正创新、开放协同、服务基层、普惠群众,着力组织好全国科普日宁德市主场活动、市直系统活动、县级主场活动、系列联合行动和科普专项行动,广泛开展社会需要、群众喜欢、影响力大、服务面广的系列科普活动。

(一)全国科普日宁德市主场活动。集成优质资源、汇聚多方创意,打造具有示范性、引领性、创新性、群众性的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

(二)市直系统活动。动员本系统各级各单位围绕科技创新、科学教育、数字素养、生态文明、卫生健康、应急科普、农业科技、核科普、水利科普、科普创作等行业领域,开展系列科普活动,增强公众科学意识,倡导科学理念,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联合主办单位开展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示范带动本系统各级各单位重视科普、参与科普。

(三)县级主场活动。各县(市、区)、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结合实际、突出优势、各展其能,打造亮点纷呈、各具特色的全国科普日县级主场活动,并围绕活动主题,聚焦科普助力“双减”、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科学家精神弘扬、银龄科普等重点领域,推动科普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城乡社区、进校园、进家庭进军营,为广大公众提供优质多元、触手可及的科普体验

(四)系列联合行动。在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学会、科普基地、企业等各类科普主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整合资源、开放场地、创新形式,开展科普研学、专家报告、科技咨询、科普创作、技能培训等各类科普活动。

1.学会科普联合行动。各级学会积极为科技工作者搭建平台,组织学会会员、科技志愿者深入乡村、校园、企业、社区等开展科技讲座、科技咨询、科学表演、科普义诊等科技志愿服务,打造学会科普品牌,为公众提供精准化、专业化的高质量科普服务。鼓励市级学会与市、县(区)结对开展示范性科普活动。

2.企业科普联合行动。各类企业特别是成立企业科协的企业,立足科技创新资源,发挥科技人才优势,组织企业云课堂、企业公众开放日、专家报告等系列科普活动,让创新成果走向公众,推动科研、科技成果科普化。

3.科技馆联合行动。开展“科技馆科普活动进校园”“学校学生进科技馆”等系列活动,结合全市各级科技馆优质科普资源,推出系列研学及科普实践活动,推动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集中巡展,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

4.科普基地联合行动。动员科普(教育)基地以“科创筑梦”为主题,发布青少年教育服务项目,充分发挥各类科普基础设施、科技基础设施的科普教育功能,为青少年提供高质量的校外科学教育活动。

(五)科普专项行动。聚焦重点热点领域,打造示范性、创新性专项特色活动。

1.青少年科普专项行动。组织各级青少年科技教育机构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组织开展播种科学梦 科教闽东行”科普实践活动、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科普乡村行 点燃科学梦”、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科技小院科普专项行动。组织全市6家科技小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重要回信精神,在乡村一线开展技术培训和群众性科普文化活动,展示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成效,讲好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故事。

3.“云上科普日”专项行动推进科普信息化发展,通过直播、短视频、话题互动、VR等方式,广泛开展云讲堂、云看展、云发布等线上活动,打造“一地一品一直播”线上活动矩阵,形成天天有热点、精彩不间断的线上科普热潮。

4.院士专家八闽行——宁德行专项活动,聚焦我市海洋经济,主动对接联系院士专家开展咨询建议、成果转化、技术指导,为我市现代渔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

5.科普专项行动。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科学与艺术、数字智能、公众健康与疾病预防、能源与环保、食品安全、青少年科学教育、先进制造、创新科技等主题,组织开展博物馆沙龙、重点实验室开放、科技辅导员培训、青少年实践体验、观影观展、科学素质知识竞赛、科普宁德讲坛、科普作品创作大赛、金融风险防范、“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等专项科普活动。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规范实施。今年是第二十届全国科普日。各单位和部门要把全国科普日活动作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生动实践,广泛动员、精心组织,不断提升科普日活动服务力、影响力。要与《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福建省“十四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实施协调机制联动,集成优势资源、汇聚各方合力,服务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公众。要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厉行勤俭节约,切实为基层减负。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管理责任,安全有序开展活动。

(二)创新引领,普惠群众。各单位和部门要以人民性、引领性、时代性、科学性、融合性、开放性推动科普理念创新、实践创新,围绕基层群众最关心最需要的领域,突出群众性、参与性、互动性,打造科普新模式、新场景,开展常态化、多元化的科普服务,切实提升基层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要强化数字赋能,促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推动优质资源广泛传播,更大范围地服务公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强化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新媒体作用,宣传好科技工作者做科普的典型事迹,展示好科普成效价值,提升公众参与度,营造浓厚氛围。活动宣传中,规范使用全国科普日和科普中国标识,突出活动品牌。

五、有关事项

(一)登记填报。821日起,各活动举办单位可登录全国科普日网站(www.kepuri.org或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发布和推广重点活动,填报活动信息。鼓励通过全国科普日网站或科普中国客户端将活动信息提前向社会发布,以便公众了解、参与活动并反馈评价。

)工作总结。全国科普日活动结束后,各县(市、区)科协要在全国科普日网站提交科普日活动总结材料和相关图片、影像资料(电子版总结于103日前报送市科协科普部邮箱)。

(三)报送优质科普资源。为更好支撑地方科协科普工作,推进优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请各县(市、区)科协将开展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而生产制作的优质科普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科普图文、挂图、视频(每个视频文件大小不超过2GB、格式要求:mp4oggwebmmov)报送至宁德市科协科普部邮箱,各地报送科普资源的情况将作为全国科普日考核工作的参考因素之一

六、联系方式

(一)全国科普日平台技术运营咨询

联 系 人:蒙昌乐

联系电话:010-63589586

(二)宁德市科协

联系人:陈芳兰、陈浩楠,电话:0593-2869673,传真:0593-2869673,邮箱:ndkxkp@163.com,地址:宁德市蕉城区署前路144号楼4层(邮编:352100

 

 

 

宁德市科学技术协会 中共宁德市委宣传部 中共宁德市委网信办

 

 

 

中共宁德市委军民融合办     宁德市教育局    宁德市科学技术局

 

 

 

 

宁德市自然资源局     宁德市生态环境局      宁德市水利局       

 

 

 

 

宁德市农业农村局   宁德市文化和旅游局      宁德市卫健委      

 

 

 

 

宁德市应急管理局      宁德市国资委        宁德市林业局       

 

宁德市总工会         共青团宁德市委        宁德市妇联

 

 

 

 

宁德市文联                    宁德市工商联

                                      202394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