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三年制)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汽车运用与维修( 700206)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A |
交通运输大类(70) |
所属专业类(代码)B |
道路运输类(7002) |
对应行业(代码)C |
汽车修理(3726) |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D |
4-12-01-01 汽车维修工 |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举例E |
汽车维修检验工 汽车机械维修工 汽 车电器维修工 汽车玻璃维修工 汽车美容装潢工 汽车车身整形修复工 汽车车身涂装修复工 二手车整备工 新能源汽车维修工 |
职业类证书举例F |
汽车维修工 (中级)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汽车电气、汽车结构等知识,具备汽车维修工具选择与使用、维修信息获取与运用、汽车定期维护、汽车发动机及控制系统检修、汽车底盘及控制系统检修、汽车车身电气设备检修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汽车使用、维护、检测、修理等工作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职业素养:
(1)热爱祖国和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关心国家时政,自觉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
(2)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企业规范:
(3)具备较强的身心素质、职业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
(4)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5)具有努力奋斗的劳模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精神;
(6)具有安全文明生产、节能环保和健康卫生的意识:
(7)具有服务人民和奉献社会的意识。
知识素养:
1.公共基础知识
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专业知识
(1)掌握汽车构造与工作原理方面的基础知识:
(2)掌握汽车检测与维修方面的专业知识;
(3)掌握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方面的专业知识;
(4)掌握汽车整车及配件销售方面的专业知识;
(5)掌握汽车机械基础知识,并能进行简单的钳工作业。
(6)掌握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知识, 能识读汽车电路图, 并能进行简单电器零部件的检测。
3.安全卫生知识
(1)掌握生产、消防、交通、人身等方面的安全知识;
(2)掌握预防传染病和个人健康卫生方面的知识。
专业能力
1. 具备正确选择并熟练使用汽车维修常用工具、量具及检测仪器设备的能力;
2. 具备阅读汽车维修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汽车维修技术资料的能力;
3. 具备汽车维护作业的能力;
4. 具备汽车发动机总成及其零部件拆装、检测与更换的能力;
5. 具备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检查、测试及其零部件和电路检修与更换的能力;
6. 具备汽车底盘及底盘控制系统维修检查、测试、调整,线路检测与修理,总成修理与更换的能力;
7. 具备汽车车身电气设备及其电路拆装、检测、修理和更换的能力;
8. 具备适应产业数字化发展需求的基本数字技能,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专业信息技术能力,初步掌握汽车维修服务领域数字化技能;
9. 具有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岗课赛证融通
推进1+X证书制度实施,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取得汽车修理工、1+X证书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积极参加国家、省、市技能比赛获取技能大赛获奖证书;深入企业进行跟岗,顶岗实习。根据学生职业技能证书数量和跟岗、顶岗实习经历,实施岗课赛证融通,赋予学生1至2分的相应学分,帮助学生达到和超额完成最低学分要求,获得学历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历史,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实训实习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 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一)主要公共基础必修课程教学要求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 |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学时 |
1 |
思政课(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 |
本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帮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法治素养和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
思想政治课程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部分构成。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四部分内容。拓展模块为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拓展和补充。选修课程除对学生进行时事政策教育外,还应根据国家形势发展、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状况,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学生社会实践、专业学习、顶岗实习,进行法律与职业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就业创业创新教育,廉洁教育,艾滋病预防教育,毒品预防教育等。 |
案例教学法、课堂讲授法、讨论式教学法、视频观摩互动法、案例教学法 |
144 |
2 |
语文 |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其任务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化关键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接受人类进步文化,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
学生通过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及语文综合实践等活动,在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几个方面都获得持续发展,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 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涵养职业精神,为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提供支撑。 |
采用小组讨论、角色体验等教学方式,利用翻转课堂模式,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 |
216 |
3 |
数学 |
1、获得学习中等职业教育其他课程及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理解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所涉及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及关联;了解数学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 2、在学习活动中,通过体验、感受、探究、应用的过程,提高运算求解、逻辑推理、空间想象、数据处理等基本数学能力,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主要是来自于生活实际及与专业相关的简单的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考、数学表达、数学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体会数学课程中知识内容所蕴涵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及其在数学思考中的积极作用。 3、具有对现实世界中数学现象的好奇心,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审美情趣。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
数学课程要精选最基本的和应用最广泛的数学内容,体现近现代数学思想方法。要增加实际应用、问题探究、数学文化等内容,并采用整体规划与局部调整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基础和拓展两部分简明合理的内容结构。 数学课程必须删除繁杂的运算与人为的技巧,必须提出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逻辑推理、空间想象等能力要求,要适度加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所学专业相关的数学应用意识,适度加强计算器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
多媒体; 案例分析。 |
216 |
4 |
英语 |
英语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 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 1.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教学时数为128~144学时。 2.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教学时数为54~72学时。 3. 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做统一规定。 |
多媒体;视频、音频教学;小组讨论。 |
216 |
5 |
公共艺术(音乐) |
本课程以审美为主线,以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为基础,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掌握多方面的音乐表现形式、音乐体裁等知识,从学生审美和艺术修养的实际出发,旨在提高本校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第一部分声乐、第二部分器乐和第三部分舞剧、音乐剧、流行音乐构成。 1.第一部分声乐有六个模块,教学时数为17学时。 2.第二部分器乐有六个模块,教学时数为14学时。 3.第三部分舞剧、音乐剧、流行音乐有四个模块,教学时数为16学时。 |
媒体;视频、音频教学; |
36 |
6 |
历史 |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与运用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史料实证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历史解释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 价值追求的目标。通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 |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特点、职业教育人才成长规律等,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掌握必备的历史知识,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
课堂讲授法、讨论式教学法、视频观摩互动法、案例教学法 |
72 |
7 |
物理 |
物理课程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科学,是其他自然科学和当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学生认识自然界和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物理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应用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同时,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中等职业教育物理课程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
物理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认识物理对科技进步,对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帮助学生适应现代生产和现代生活;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多媒体;视频、音频教学;课堂讲授法、讨论式教学法、视频观摩互动法、案例教学法 |
72 |
8 |
体育与健康 |
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 1.身心健康目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2.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健身运动的基本技能、基本理论知识及组织比赛、裁判方法;能有序的、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并掌握处理运动损伤的方法; 3.终身体育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基本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
主要内容有体育与健康基本理论知识、大学体育、运动竞赛、体育锻炼和体质评价等。 1、中职学校体育、体育卫生与保健、身体素质练习与考核; 2、体育保健课程、运动处方、康复保健与适应性练习等; 3、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评。 充分反映和体现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内容和要求。 |
讲授、项目教学、分层教学。 |
180 |
9 |
心理健康教育 |
使中职生能够关注自我及他人的心理健康,树立起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学会和掌握心理调解的方法,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效预防中职生心理疾病和心理危机的发生,提升中职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中职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
主要内容为中职生自我认知、人际交往、挫折应对、情绪调控、个性完善,学会学习,恋爱认知和职业规划等。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采用课堂讲授+情景模拟+新概念作业+心理影片+心理测试+团体活动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突出实践与体验。 |
采用课堂讲授+情景模拟+新概念作业+心理影片+心理测试+团体活动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
36 |
10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包括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与发布等,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
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与信息安全、Windows7入门、Word2010文字处理、Execl2010电子表格、PowerPoint2010演示文稿等。 |
采用项目案例+上机实操训练相结合 |
144 |
(二)专业技能课
1.主要专业基础课、核心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汽车文化 |
了解汽车的发展历史,能简述汽车名人事迹,掌握汽车运动等相关知识, 了解世界著名汽车公司和名车车标的相关知识 |
32 |
2 |
汽车定期维护 |
了解汽车的类型、牌号;掌据汽车各系统与总成的名称、作用、基本结构和连接关系,能初步分析汽车基本结构;能完成新车交车前的检测( PDl检测),能完成汽车5000km以内的各级维护;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
72 |
5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 |
了解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掌握发动机维护的基础知识,能够拆卸、装配发动机 |
108 |
6 |
汽车底盘构造与拆装 |
了解汽车底盘各系统、总成和部件的结构、功用,掌握底盘维护的基础知识,能够拆-卸、装配汽车底盘各总成 |
108 |
7 |
汽车发动机机械维修 |
掌握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等发动机机械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能熟练运用汽车检测设备检测发动机机械系统零部件的技术状态,能排除发动机机械系统简易故障 |
90 |
8 |
汽车传动系统维修 |
掌据汽车传动系统的类型和主要零部件的作用, 能正确使用、维护和就车检测自动变速器;能拆卸、装配和检验离合器、变速器、差速器等总成,能排除普通传动系统简易故障 |
90 |
9 |
汽车悬挂、转向与制动系统维修 |
掌握汽车悬挂、 转向与-制动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拆卸、装配和检验汽车悬挂、转向与制动系统各总成部件,掌握ABs制动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排除悬挂、能排除转向与制动系统简易故障 |
108 |
10 |
汽车发动机电器与控制系统检修 |
掌握蓄电池、 发电机、 起动机等发动机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据电控发动机供油、点火、进排气、控制等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能選用汽车检测设备检测发动机电器与控制系统的零部件, 能排除发动机电器与控 制系统简易故陣 |
180 |
11 |
汽车车身电气设备检修 |
掌握汽车照明、仪表、中控门锁、天窗、喇叭、雨刮器、安全气囊等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能正确运用汽车电路图、 维修手册, 能正确使用汽车电气设备维修基本工具、设备拆卸、检查、装配车身电气设备各总成部件,能排除汽车车身电气设备常见故障 |
126 |
12 |
汽车故障诊断与综合检测 |
掌握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知识、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故障诊断与排除、汽车一般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与排除、汽车主要技术性能检测,汽车检测站分类、设备和检测流程、汽车安全检测标准及综合检测标准等7个单元。 |
90 |
2.专业选修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汽车钣金(车身修复) |
1)掌握钣金修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2)能进行钣金放样展开、钣金件手工成形、钣金件机械成形以及钣金件矫正等技术工作;3)能对汽车车身变形进行整修;4)能对车身附件进行整修;5)能针对事故车变形情况确定合理整修措施并进行整修操作。 |
72 |
2 |
汽车涂装与喷漆 |
1)能正确使用喷漆工具和设备;2)能掌握汽车喷漆的基本操作技能;3)能掌握汽车喷涂程序;4)能掌握汽车烘干的基本操作技能;5)能遵守相关法律、技术规定,按照正确规范进行操作,保证维修质量;6)能根据环境保护要求处理使用过的辅料、废气液体及损坏零部件;7)具有项目管理和团队管理的能力,能组织团队共同完成车辆维修工作。 |
72 |
3.专业选修课
( 1 )汽车配件及仓库管理。
( 2 )汽车内外饰加裝。
( 3 )汽车柴油机电控系统检修。
(4)其他。
4.综合实训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钳工实训 |
掌握钳工常用工具、量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能够初 步进行测量、划线、据锉、塞切、钻孔、攻螺纹、刮削 和装配等钳工操作; 了解金属切削加工的方法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与工作作风 |
30(1周) |
2 |
汽车维修中级工 考证实训 |
针对汽车维修中级工考证所涉及的实训项目进行强化 训练, 使学生能够完成凸轮轴、 汽油泵和转向机的检修, 以及制动器和离合器的调整与检修等考证项目,具备汽车维修中等技能 |
60(2周) |
5.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最后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是对所学知识技能进行的一次综合性实践,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顶岗实习, 使学生了解汽车维修企业组织机构、相关岗位的工作内容及汽车维修生产的工作过程,掌握汽车维修生产中常用工具、量具、仪表和设备等的使用方法,进一步熟练操作技能, 提高社会认识和社会交往的能力, 学习企业在职人员的优秀品质和敬业精神, 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 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 初步具有上岗工作的能力 。
七、课程进程总体安排
课程类别 |
课程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分配 |
各学期学时分配 |
||||||||
总学时 |
理论 |
实训 |
1 |
2 |
3 |
4 |
5 |
6 |
|||||
公共基础课 |
公共必修课程 |
1 |
职业生涯规划 |
2 |
36 |
36 |
2 |
||||||
2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2 |
36 |
36 |
2 |
||||||||
3 |
经济政治与社会 |
2 |
36 |
36 |
2 |
||||||||
4 |
哲学与人生 |
2 |
36 |
36 |
2 |
||||||||
5 |
语文 |
12 |
216 |
168 |
48 |
4 |
4 |
2 |
2 |
||||
6 |
数学 |
12 |
216 |
168 |
48 |
4 |
4 |
2 |
2 |
||||
7 |
英语 |
12 |
216 |
168 |
48 |
4 |
4 |
2 |
2 |
||||
8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8 |
144 |
36 |
108 |
4 |
4 |
||||||
9 |
体育与健康 |
10 |
180 |
18 |
162 |
2 |
2 |
2 |
2 |
2 |
|||
10 |
公共艺术 |
2 |
36 |
18 |
18 |
1 |
1 |
||||||
11 |
历史 |
4 |
72 |
64 |
8 |
2 |
2 |
||||||
12 |
基础化学 |
3 |
54 |
36 |
18 |
3 |
|||||||
限定选修课程 |
1 |
物理 |
4 |
72 |
54 |
18 |
2 |
2 |
|||||
2 |
职业素养 |
2 |
36 |
18 |
18 |
2 |
|||||||
3 |
劳动教育 |
1 |
18 |
2 |
16 |
1 |
|||||||
4 |
安全教育 |
1 |
18 |
8 |
10 |
1 |
|||||||
公共选修课程 |
1 |
心理健康教育 |
2 |
36 |
30 |
6 |
2 |
||||||
2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2 |
36 |
30 |
6 |
2 |
|||||||
公共基础课小计 |
83 |
1494 |
962 |
532 |
25 |
22 |
18 |
14 |
4 |
||||
专业课 |
专业基础课程 |
1 |
汽车文化 |
2 |
36 |
18 |
18 |
2 |
|||||
2 |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 |
5 |
90 |
54 |
36 |
5 |
|||||||
3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 |
6 |
108 |
72 |
36 |
3 |
3 |
||||||
4 |
汽车底盘构造与拆装 |
6 |
108 |
72 |
36 |
3 |
3 |
||||||
5 |
汽车电气构造与拆装 |
6 |
108 |
72 |
36 |
3 |
3 |
||||||
专业核心课程 |
1 |
汽车定期维护 |
8 |
144 |
36 |
108 |
8 |
||||||
2 |
汽车发动机故障排修 |
6 |
108 |
36 |
72 |
3 |
3 |
||||||
3 |
汽车底盘故障排修 |
6 |
108 |
36 |
72 |
6 |
|||||||
4 |
汽车车身电气故障排修 |
4 |
72 |
18 |
54 |
4 |
|||||||
5 |
汽车整车故障排修 |
6 |
108 |
72 |
36 |
6 |
|||||||
选修课课程 |
1 |
汽车钣金工艺 |
4 |
72 |
18 |
54 |
2 |
2 |
|||||
2 |
汽车涂装工艺 |
4 |
72 |
18 |
54 |
2 |
2 |
||||||
培训课程 |
学考技能测试培训 |
4 |
72 |
72 |
4 |
||||||||
小计 |
67 |
1206 |
522 |
684 |
5 |
8 |
12 |
16 |
26 |
0 |
|||
毕业实习 |
30 |
540 |
540 |
30 |
|||||||||
合计 |
180 |
3240 |
1484 |
1756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说明:
注:
1.总学时3240。其中公共基础课程1494学时,占比约46.11%;专业技能课(含顶岗实习)1746学时,占比约53.89%。
2.总学分180。学分计算办法:第1至第5学期每学期16-18学时记1学分;军训、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1周记1学分,共3学分。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我校汽修专业教师队伍水平显著提高。现拥有汽修专任教师11名(均为本科学历,其中高级职称4人)、“双师型”教师9名,“双师型”教师的比例81.2%,引进行业企业兼职教师5名。专业带头人2人,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初步建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精湛,教学水平高的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
(二)教学设施
本专业配备有校内实训实习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
1.校内实训实习室
校内实训实习有汽车电工电子实训室、钳工实训室、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室、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实训室、汽车发动机电器与控制系统检修实训室、汽车车身电气设备检修实训室、汽车空调系统检修实训室、汽车维修业务接待实训室、汽车整车实训场、汽车综合实训室等。
2.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有柘荣三发汽车修配厂、柘荣繁星汽配厂等10余家汽修企业,基本满足专业教学实训实习要求,设备配置能满足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的现场教学和实训项目的开展,让学生有机会深入生产一线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
按程序选用教材,公共基础课程必需选用国家规划教材,专业课程必需选用国规教材、课改教材、国规配套、教育部推荐配套教材等。
2.图书文献配备
适用印刷图书生均不少于30册;报刊种类80种以上;教师阅览(资料)室和学生阅览室的座位数应分别按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的20%和学生总数的10%设置。
3.数字资源配备
要具备能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施现代远程职业教育及学校管理信息化所需的软、硬件设施、设备。其中,学校计算机拥有数量不少于每百生15台。校园内无线网络全覆盖,加快建成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建设能过满足多样化急需的课程资源,创新服务供给模式,服务学生终身学习。
(四)教学方法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主要采取教师讲授、课堂提问与班级讨论或分组讨论的方法,同时辅以角色扮演、自主探究等;体育与健康课程以游戏法、竞赛法为主;公共艺术课程以情境教学法为主;专业技能课的教学要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以具有代表性的汽车运用与维修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课程知识、能力、素质目标设计教学项日和任务,以汽车机修、汽车电器维修、汽车性能检测、汽车维修业务接待等的实际工作流程展开教学,贴近汽车运用与维修实际,“教、学、做” 相结合,突出技能培养。
根据现代企业发展的新需求,构建了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工作任务为导向、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实习学做合一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一体化,三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和研究性教学,可采取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方法,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革命。
(五)学习评价
教学评价拟建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评价体系,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考核工作,共同制订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重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与评价。教学评价采用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和企业专家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教学评价包括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关键能力三个方面的评价,权重可自行设计,各专项评价所采用的考核方式分別为专业知识的评价主要采取笔试的形式进行考核;专业技能的评价主要采取实际操作的形式进行考核,以课程在企业生产实际中比较典型和常见的工作任务作为考核内容(可以单人完成任务的方式考核或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方式进行考核);关键能力的评价主要以学生平时的综合表现进行考核,涉及情感、态度、意识、习惯、方法、合作和创新等,涵盖出動及仪容仪表、学习态度、计划可行性、工作态度与习惯、发现问题的敏捷性、处理问题的及时性、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考核。
(六)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第一生命线。教学质量管理要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质量管理方式;要依据本标准的要求制订本专业教学计划,配备师资、教材、教学资料和实训资源。制定校内实训课程管理规定,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分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方法»加强教学过程性质量监控和考核评价, 依据专业核心课的标准评价教学水平。严格考试纪律,严把学生毕业关,严禁“清考”行为。
九、毕业要求
学生通过规定年限的学习,须修满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时学分,完成规定的教学活动(包括实训实习)。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方可取得毕业证。
十、附录
教学进度安排表(见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
(三年制)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
专业代码:660303
二、入学要求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以上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学制:全日制三年
四、职业面向
本专业职业面向,如表1所示。
表1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职业面向
序号 |
职业岗位 |
岗位描述 |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主要接续专业 |
1 |
设备操作员 |
工业机器人设备操作与检修 |
CAD职业资格证(四级)、PLC程序员(四级)、维修电工(四级)及工业机器人操作员证(四级) |
高职: 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机电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 本科: 机械电子工程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机器人技术、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等 |
2 |
机器人运行维护与管理 |
工业机器人的安装、调试、运行及维护等 |
||
3 |
工业机器人工作站设计与安装 |
具备工作站设计、编程与安装调试能力 |
||
4 |
销售客服工程师 |
具备销售渠道和方法,具有妥善地解决售后服务中的各类技术问题能力 |
本专业升学面向,如表2所示。
表2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升学面向
升学方向 |
升学方式 |
专业 |
普通本科 |
普通高考 |
不限 |
对口本科 |
对口升本考试 |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
对口大专 |
对口升大专考试 |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和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意识和能力,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需求,熟悉企业生产流程,具有安全生产意识,严格按照行业安全工作规程进行操作,遵守各项工艺流程,重视环境保护,并具有独立解决非常规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现代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维护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机械结构设计、电气控制、传感技术、智能控制等专业技能,能从事工业机器人系统的模拟、编程、调试、操作、销售及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维护维修与管理、生产管理及服务于生产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1、基本素质要求
(1)思想品德: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文明礼貌。
(2)文化素质: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较严谨的逻辑思维和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3)身心素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精力充沛。
(4)工程意识:质量意识、系统意识、规范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
(5)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6)团队精神:全局观念、协调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
2、知识要求
(1)具有常用电子元器件、集成器件、单片机的应用知识。
(2)具有传感器应用的基本知识。
(3)具有应用机械传动、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基础知识。
(4)具有PLC、变频器、触摸屏、组态软件控制技术的应用知识。
(5)具有交流调速技术的应用知识。
(6)具有机械系统绘图与设计的知识。
(7)具有计算机接口、工业控制网络和自动化生产线系统的基础知识。
(8)具有工业机器人原理、操作、编程与调试的知识。
(9)具有检修工业机器人系统、自动化生产线系统故障的相关知识。
(10)具有安全用电及救护常识。
3、岗位能力要求
(1)专业能力
①能读懂机器人应用系统的结构安装图和电气原理图,整理机器人应用方案的设计思路。
②能测绘简单机械部件生成零件图和装配图,跟进非标零件加工,完成装配工作。
③能维护、保养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设备,能排除简单电气及机械故障。
④能根据自动化生产线的工作要求,编制、调整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程序。
⑤能根据工业机器人应用方案要求,编制、调整工业机器人以及其应用系统。
⑥能收集、查阅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资料,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规范记录和存档。
⑦能应用操作机、控制器、伺服驱动系统和检测传感装置,绘制逻辑运算程序。
⑧能对机器人应用系统的新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2)社会能力
①较强的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②快速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③人际交流及团队协作能力。
④劳动组织能力。
(3)方法能力
①具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能力。
②具有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能力,通过不同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对工作结果进行评估的方法能力。
③具有全局思维与系统思维、整体思维与创新思维的方法能力。
④具有决策、迁移能力;能记录、收集、处理、保存各类专业技术的信息资料方法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思政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技能)方向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1、课程体系结构
课程设置 |
课程模块 |
课程类别 |
课程性质 |
课程名称 |
公共基础课程 |
公共基础 模块 |
公共基础课程 |
必修 |
思政课、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与健康、音乐、书法、历史、物理、化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选修 |
人文艺术类课程(如文学欣赏、影视鉴赏等课程) |
|||
工具类课程(应用文写作、电工常识、平面图像处理等课程) |
||||
专业课程 |
专业技术 技能模块 |
专业基础课程 |
必修 |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电子测量仪器应用、机电产品推销实务、机械制图、机械基础、AUTOCAD、电气CAD、电工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 |
专业核心课程 |
必修 |
气动与液压传动、传感器应用技术、电器与PLC控制技术、数控编程与操作、数控机床故障与诊断、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自动线安装调试与维护、PLC控制的编程与实施、工业机器人实操及应用技巧、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工业机器人编程技术、组态应用技术 |
||
专业拓展课程 |
选修 |
机械创新设计基础、机器人与柔性制造、PCB设计与制作、供配电系统运行与检修、电力电子设备安装与调试、现代家电原理与维修、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网络及综合布线 |
||
集中实践性教学课程 |
必修 |
金工实训、钳工实训、机电产品的安装与调试综合实训、典型机床电气故障与维修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含毕业设计) |
(一)公共基础课
1、公共基础课主要内容和要求,如下表。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 |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学时 |
1 |
思政课 |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职业精神、法治意识、健全人格和公共参与。 |
思想政治课程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部分构成。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四部分内容。拓展模块为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拓展和补充。 |
案例教学法、课堂讲授法、讨论式教学法、视频观摩互动法、案例教学法 |
144 |
2 |
语文 |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其任务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化关键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接受人类进步文化,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
学生通过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及语文综合实践等活动,在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几个方面都获得持续发展,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 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涵养职业精神,为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提供支撑。 |
采用小组讨论、角色体验等教学方式,利用翻转课堂模式,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 |
288 |
3 |
数学 |
1、获得学习中等职业教育其他课程及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理解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所涉及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及关联;了解数学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 2、在学习活动中,通过体验、感受、探究、应用的过程,提高运算求解、逻辑推理、空间想象、数据处理等基本数学能力,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主要是来自于生活实际及与专业相关的简单的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考、数学表达、数学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体会数学课程中知识内容所蕴涵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及其在数学思考中的积极作用。 3、具有对现实世界中数学现象的好奇心,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审美情趣。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
数学课程要精选最基本的和应用最广泛的数学内容,体现近现代数学思想方法。要增加实际应用、问题探究、数学文化等内容,并采用整体规划与局部调整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基础和拓展两部分简明合理的内容结构。 数学课程必须删除繁杂的运算与人为的技巧,必须提出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逻辑推理、空间想象等能力要求,要适度加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所学专业相关的数学应用意识,适度加强计算器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
多媒体; 案例分析。 |
288 |
4 |
英语 |
英语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 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 1.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教学时数为128~144学时。 2.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教学时数为54~72学时。 3. 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做统一规定。 |
多媒体;视频、音频教学;小组讨论。 |
288 |
5 |
音乐 |
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理解音乐、体验音乐情感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 本课程以审美为主线,以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为基础,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 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掌握多方面的音乐表现形式、音乐体裁等知识,从学生审美和艺术修养的实际出发,旨在提高本校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第一部分声乐、第二部分器乐和第三部分舞剧、音乐剧、 流行音乐构成。 1.第一部分声乐有六个模块,教学时数为17学时。 2.第二部分器乐有六个模块,教学时数为14学时。 3. 第三部分舞剧、音乐剧、流行音乐有四个模块,教学时数为16学时。 |
媒体;视频、音频教学; |
36 |
6 |
历史 |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与运用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史料实证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历史解释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 价值追求的目标。通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 |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特点、职业教育人才成长规律等,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掌握必备的历史知识,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
课堂讲授法、讨论式教学法、视频观摩互动法、案例教学法 |
72 |
7 |
物理 |
物理课程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科学,是其他自然科学和当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学生认识自然界和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物理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应用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同时,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中等职业教育物理课程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
物理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认识物理对科技进步,对文化、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帮助学生适应现代生产和现代生活;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多媒体;视频、音频教学;课堂讲授法、讨论式教学法、视频观摩互动法、案例教学法 |
72 |
8 |
体育与健康 |
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 1.身心健康目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2.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健身运动的基本技能、基本理论知识及组织比赛、裁判方法;能有序的、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并掌握处理运动损伤的方法; 3.终身体育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基本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
主要内容有体育与健康基本理论知识、大学体育、运动竞赛、体育锻炼和体质评价等。 1、中职学校体育、体育卫生与保健、身体素质练习与考核; 2、体育保健课程、运动处方、康复保健与适应性练习等; 3、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评。 充分反映和体现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内容和要求。 |
讲授、项目教学、分层教学。 |
180 |
9 |
心理健康教育 |
使中职生能够关注自我及他人的心理健康,树立起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学会和掌握心理调解的方法,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效预防中职生心理疾病和心理危机的发生,提升中职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中职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
主要内容为中职生自我认知、人际交往、挫折应对、情绪调控、个性完善,学会学习,恋爱认知和职业规划等。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采用课堂讲授+情景模拟+新概念作业+心理影片+心理测试+团体活动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突出实践与体验。 |
采用课堂讲授+情景模拟+新概念作业+心理影片+心理测试+团体活动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
36 |
10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包括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与发布等,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
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与信息安全、Windows7入门、Word2010文字处理、Execl2010电子表格、PowerPoint2010演示文稿等。 |
采用项目案例+上机实操训练相结合 |
144 |
(二)专业(技能)课程
1.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和要求,如下表。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 |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学时 |
1 |
机械制图 |
能力目标: 能正确、熟练地使用常用绘图工具和仪器;能正确完成基本体及其截切体三视图的绘制与尺寸标注;能应用形体分析、线面分析方法正确绘制组合体三视图及尺寸标注;能使用多种表达方法表达机件并选择最优表达方案;能正确标注机件尺寸;具有较强的绘图技能,能够识读和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能按照正确测绘步骤进行机械零件和装配体实物测量,选择表达方案并合理标注尺寸。 知识目标: 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应用方法;能正确掌握、认真贯彻制图国家标准和其它有关规定;掌握基本立体、组合体的绘图和读图方法; 掌握根据轴测图绘制三视图方法;掌握机械零件常用的表达方法画法和标注;掌握与本专业相关标准件、常用件的规定画法和标注;掌握机械零件图的绘制和识读方法;掌握装配图的绘制和识读方法;掌握测绘零件及装配体的方法和技巧。 其他目标: 自我学习能力;良好职业习惯;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 |
本课程标准应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企业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从“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课程目标。教学项目的设置应有针对性的工作任务,通过项目的完成有相应的能力培养目标。该阶段教学应强调专业属性,选择与专业相适应的零件、装配体为项目载体,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掌握识读和绘制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实际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
以典型服务为载体,采用项目式教学,融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
100 |
2 |
机械基础 |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机器的基本概念,掌握机器的组成;2.掌握常用工程材料的分类、牌号、性能及应用;明确热处理的 目的,了解热处理的方法及应用;3.掌握平面连杆机构、 凸轮机构等常用机构的组成、原理及应用;4.掌握带传动、齿轮传动等常用机械传动的组成、工作原理、传 动特点;了解轮系的分类与应用,会计算定轴轮系的传动比;5.掌握轴、轴承、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等轴系零件的结构、特点、常用材料和应用场合及有关标准和选用方法。 (二)能力目标 1.初步具有合理选择材料、确定零件热处理方法的能力;2.初步具有分析和选用机械零部件及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3.初步具有使用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4.具有正确操作和维护机械设备的基本能力;5.培养学生独立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把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到新的实践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职业情感与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品德 ;2.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及时发现、分析问题的学习习惯;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5.培养学生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处的社会生存能力。 |
机械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基础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机械基础知识和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能力。其任务是使学生熟悉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种类、牌号、性能及应用,会合理选用机械工程材料;了解金属材料热处理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机构、机械传动、轴系零件的基本知识,初步具有分析和选用机械零部件及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能熟练查阅、运用有关资料,初步具有正确操作和维护机械设备的能力;熟悉常用机械制造基 础知识;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
以典型服务为载体,采用项目式教学,融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
162 |
3 |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
使学生会观察、分析与解释电的基本现象,具备安全用电和规范操作常识;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熟悉常用电气设备和元器件、电路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及在实际生产中的典型应用;会使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和工具;能初步识读简单电路原理图和设备安装接线图,并能对电路进行调试、对简单故障进行排除和维修;初步具备查阅电工电子手册和技术资料的能力,能合理选用元器件。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对电工电子技术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养成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参加电工电子实践活动,培养运用电工电子技术知识和工程应用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相关实际电工电子问题的能力;强化安 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
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和选学模块两部分组成。 1.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54学时。 2.选学模块是适应不同专业需要,以及不同地域、学校的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选学内容,选定后即为该专业的必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少于10学时。 3.课程总学时数不少于64 学时。 |
以典型服务为载体,采用项目式教学,融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
108 |
4 |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 |
知识目标: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具备必要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分析计算能力,为实际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奠定基础。了解工业机器人的新理论,新方法及发展趋向。 能力目标:(1)工业机器人电气安全及日常维护;(2)工业机器人的电气装配;(3)工业机器人电气安装调试;(4)工业机器人故障排除;(5)工业机器人机械工作原理及机械装配;(6)工业机器人精度检测。 素质目标:具有热爱科学、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学风;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环境保护意识;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高尚的团队意识;具有雷厉风行的严谨的工作作风。 |
项目1:工业机器人电气安全及日常维护 项目2:工业机器人主要电气元件介绍项目3:工业机器人的电气装配工艺 项目4:工业机器人电气安装调试 项目5:工业机器人故障排除 项目6:工业机器人机械工作原理及机械装配 项目7:工业机器人精度检测 |
以典型服务为载体,采用项目式教学,融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
84 |
2. 专业核心课
专业核心课主要内容和要求,如下表。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 |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学时 |
1 |
工业机器人实操及应用技巧 |
知识目标: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编程和操作方法,了解工业机器人常用工艺,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机器人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创新设计的能力,并相应的掌握一些实用工业机器人控制及规划和编程方法。 能力目标:(1)掌握用示教器操作工业机器人运动的方法;(2)能新建、编辑和加载工业机器人程序;(3)能够编写工业机器人搬运动作的运动程序;(4)能够编写工业机器人涂胶运动的运动程序;(5)能够编写工业机器人喷涂运动的运动程序;(6)能够编写工业机器人上下料运动程序;(7)能够编写工业机器人码垛运动程序。 素质目标:具有热爱科学、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学风;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环境保护意识;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高尚的团队意识;具有雷厉风行的严谨的工作作风。 |
项目1:认识工业机器人 项目2:搬运编程与操作 项目3:涂胶编程与操作 项目4:喷漆编程与操作 项目5:数控车床上下料编程与操作 项目6:码垛编程与操作 |
实行合作教学、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主、线上线下混合式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 |
56 |
2 |
电器与PLC控制技术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熟悉电气控制元器件及其工作原理和具体使用;让学生掌握元器件的合理选择及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环节;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具备对电气控制系统分析能力;能根据PLC控制系统正确安装与接线、并会进行系统调试、运行维护、故障诊断、系统维修等典型工作任务。 通过行为导向的理论与实践相配合的一体化教学,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综合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独立学习来获取新知识、新技能;培养与人交往、沟通及团结协作等方面的能力。 本教学标准有助于培养高素养技术工人,使他们熟知常用低压电器的型号、图形符号,具有技术参数选择能力,熟悉常用PLC设备的型号及选择,能熟练使用工具判断电器的好坏,能进行参数整定,能根据技术图纸进行PLC电气系统的安装、调试,并在运行中根据故障现象进行故障诊断与排除。 |
模块1:三相异步电动机单向运行的控制线路 模块2: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运行的控制线路 模块3:三相异步电动机降压启动、能耗制动的控制线路 模块4:初识PLC —可编程控制器概述、PLC组成与软元件 模块5:基本指令与PLC基本电气控制单元 模块6-常用功能指令与灯光控制系统 |
实行合作教学、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主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 |
56 |
3 |
数控技术(数控编程与操作)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学应掌握以下职业能力: 1)能根据产品图样合理设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加工方案、编制加工工艺及相应的数控工艺文件; 2)能熟练运用各种方法正确计算数控编程中相关基点、节点的坐标; 3)掌握各种指令的含义、格式及用法,能合理运用固定循环指令等高级编程指令对复杂工件进行编程;熟练编写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数控车加工程序。 4)能合理选用装夹方式、夹具、刀具,合理选用切削用量,能正确刃磨及修磨各种常用刀具;独立完成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数控车加工。 5) 能根据加工方案,对加工流程进行技术管理。能对工件进行质量和误差 |
模块一、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 模块二、简单轴类零件的加工 模块三、复杂轴类零件的加工 模块四、套类零件的加工 模块五、复杂零件的加工与中级技能鉴定 |
实行合作教学、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主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 |
72 |
4 |
AUTOCAD (含电气CAD) |
1.方法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学生勤于思考、做事严谨的良好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应了解和熟悉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 2.社会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3. 专业(职业)能力目标: 理解制图的基本知识,掌握绘图的基本技能;理解并掌握常用绘图命令和编辑命令;掌握基本体、切割体、 相贯体、组合体的三视图画图方法及尺寸标注;掌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图的画图方法、熟练运用图块操作和快速引线命令完成相关技术要求的标注;掌握绘制装配图的方法,可以考取中级制图员证书。 能力目标:(1)了解电气图的基础知识,电气识图的基本识图技能,国家标准,项目符号等。(2)熟悉电气电子线路图形的基本绘制过程以及绘制标准。(3)能够应用Auto CAD软件按照企业或行业要求进行电气图形的设计。 知识目标:能了解电气制图软件、能了解电气图形分类、了解电气图形特点、了解电气图绘制有关国家标准、了解电气图形符号、了解文字符号与项目代号、了解电气图形布局。可以利用Auto CAD软件绘制图纸。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敏业乐业的工作作风。(4)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
《AutoCAD》是关于用绘图软件绘制图样的理论、方法和技巧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其目的的是进一步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掌握计算机绘图方法与技巧,具有运用计算机绘制图样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 项目一:电气CAD基本知识 项目二:机械轴零件图绘制与识图 项目三:调频器电路图绘制与识图 项目四: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 项目五:电气接线图的绘制与识图 项目六:电气平面布置图的绘制与识图 项目七:电气CAD工程实践实例奠定基础。 |
以典型服务为载体,采用项目式教学,融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
108 |
3、
专业拓展课程
专业拓展课程(选修课)主要内容和要求,如下表。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 |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学时 |
1 |
C语言程序设计 |
能力目标:(1)具备编写一般程序的能力。(2)具备阅读分析程序德能力。(3)具备调试程序的能力。(4)具备编写较为简单的管理系统的能力。 知识目标:(1)了解C的基本数据类型。(2)了解运算符和表达式构成。(3)掌握《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方法基本要求。(4)掌握流程控制的概念和控制方式。(5)掌握分支结构、循环结构、数组、函数。(6)掌握指针、结构及文件的使用。 素质目标:(1)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2)独立思考的能力。(3)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能力。(4)通过各顶目的实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通过以小组合作作品作为评比标准,培养学生团体合作能力与集体主义精神。 |
模块1:C语言基础知识 模块2: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模块3: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模块4: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模块5:数组 模块6:函数 模块7:指针 模块8:结构体 |
以典型服务为载体,采用项目式教学,融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
54 |
2 |
机器人与柔性制造 |
机器人及柔性制造两部分内容为基础,从基础理论、基本分析方法着手深入浅出地开展讲座,着重介绍了机器人与柔性制造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书中机器人部分的内容主要介绍了研究机器人机构学常用的数学基础、单开链式机器人的驱动源、常用的传感器。柔性制造部分主要介绍了柔性制造技术及其组面工作原理、柔性制造加式系统,工业机器人在柔性制造中的应用等。 |
项目一: 绪论工业机器人与柔性制造系统分类及性能简介 项目二:机器人机构数学基础 项目三:串联式机器人 项目四:并联式机器人 项目五:工业机器人常用零部件 项目六:工业机器人的驱动 项目七:工业机器人各类传感器简介 项目八:柔性制造技术概述 项目九:柔性制造中的加工系统 项目十:柔性制造中的物流系统 项目十一:柔性制造中的信息流系统 项目十二:柔性制造中的质量控制系统 项目十三:工业机器人在柔性制造中的应用 |
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对项目中的不同模块分别选用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理实一体化等教学法。 |
56 |
3 |
PCB设计与制作 |
知识目标: 了解常见的典型电路的分析方法;掌握电路原理图的绘制基本方法;掌握PCB布局、布线的基本方法与规则;掌握集成库、原理图库和元件封装库的编辑、制作和管理的基本方法;熟悉PCB板制作的工艺流程。理解与课程相关的常用英语词汇的含义。 能力目标: 1.熟悉掌握电路图的读图能力; 2.根据研发设计师要求或实际产品,制作各类元件符号,绘制电子产品原理图,根据原理图提供器件采购等报表; 3.根据实际产品要求,制作各类元件封装,设计符合生产要求的印刷电路板,提供相关技术文档; 4.根据PCB设计结果,进行样机制作、调试,并提供测试结果,为产品改进提供相关参数。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质量、成本、安全意识; 4.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
教学内容 项目1:呼吸灯 项目2:电子骰子 项目3:单片机系统 教学要求:展示工程上一些案例,告诫学生在工程实践中要脚踏实地坚守自已的职业道德,要敬业、要诚信。利用项目制作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
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对项目中的不同模块分别选用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理实一体化等教学法。 |
72 |
4 |
传感器应用技术 |
1.职业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认真求实、团结协作的优良作风。 实验室实施5S管理理念,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规范的操作习惯、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2.职业能力目标: 能根据实际检测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能使用常用传感器进行各种物理量的检测与信号处理,能对物联网设备与产品中的传感器故障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并做基本的检修。 3.知识目标: 常用工业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外特性,几种典型传感器的应用电路、信号处理、变换接口电路的结构及工作过程、传感器的基本使用常识。 |
1、认识传感器 2、温度传感器 3、力传感器 4、位移传感器 5、光电式传感器 6、磁传感器 7、环境量检测传感器 8、热电阻温度测量综合实训 9、衡器称重测量综合实训 10、标准信号变送器综合实训 |
宏观教学法:理论教学结合实验教学,部分内容可尝试一体化教学。 微观教学法:理论教学部分采用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结合鼓励学生自主进行相关传感器知识的整理归纳与总结。实验教学通过传统实验项目与综合实训的有机结合训练强化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 |
56 |
5 |
气动与液压传动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液压气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获得基本的理论基础知识、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认识到这门技术的实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逐步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学习后继课程和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打下专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自学能力。 总目标:科技素养与方法论、知识与应用的整合发展。 目标的四个方面:流体力学基础←→液压与气压元件←→液压与气压基本回路←→液压与气压典型系统。 实现目标的学习领域:液压与气压传动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各组成元件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及在系统中的应用、基本回路、典型系统分析。以学习液压为主,根据实际需要进而逐步转向气压为主。 |
项目一:工件转运装置项目二:板材成型装置项目三:自动送料装置项目四:纸箱抬升推出装置(1) 项目五:纸箱抬升推出装置(2) 项目六:工件抬升装置项目七:标签粘贴设备项目八:碎料压实机项目九:塑料圆管熔接装置 项目十:工件推出装置项目十一:夹紧装置(1) 项目十二:夹紧装置(2) 项目十三:小型钻孔设置 项目十四:零件装配设备 |
项目教学法、直观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 |
56 |
4、集中实践性教学课程
序号 |
集中实践性教学课程名称 |
学期 |
周数 |
技能实训主要内容 |
实训形式 |
主要技能要求(或标准) |
实训地点 |
考核方式 |
1 |
金工实训 |
5 |
1 |
实习教育;焊接;车工;铣工;钳工;数控铣、车;数控线切割 |
校内实训 |
通过金工实习,使学生具备正确使用常用工具、量具和独立完成简单零件加工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含有划线、锯割、挫削、钻孔和攻丝钳工作业件的加工;培养学生认识图纸、加工符号及了解技术条件的能力。使学生通过简单零件加工,巩固和加深机械制图知识及其应用;让学生养成热爱劳动,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严谨作风,拓宽专业视野,增强就业竞争力。 |
校内机械实践工场 |
产品制作验收 |
2 |
钳工实训 |
5 |
1 |
1.着重掌握钳工加工基本技能,能按图进行基本的钳工加工; 2. 会识读专业范围内的一般机械图。 3. 能正确调试,维护及使用钳工的简单设备、常用工具、工量具夹具。 4.能按图进行完成简单部件的装拆方法及组装技能。 5.学会钳工的基本操作方法。 |
校内实训 |
中级钳工标准 |
校内钳工工场 |
产品制作验收 |
3 |
机电产品的安装与调试综合实训 |
5 |
1 |
项目一 拆装挂轮箱 项目二 拆装拖板箱 项目三 拆装滚动导轨 项目四 调整机床水平 |
校内实训 |
(1)能选择正确的工具对常用零部件进行拆装; (2)能选择合适的量具对设备进行精度检验。 |
校内机械实践工场 |
产品设计验收 |
4 |
典型机床电气故障与维修综合实训 |
5 |
1 |
1、了解典型机床电气故障的原因及维修方法; 2、排除典型机床电气故障的原因,掌握维修方法 |
校内实训 |
掌握产生的原因及简单的维修方法。 |
典型机床实训室 |
产品设计验收 |
5 |
毕业实习 |
6 |
18 |
了解企业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 进一步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工作原理、维护调试方法; 掌握工业机器人对传统电气控制设备的升级改造的方案设计和实施方法; 掌握企业常见的供配电设施的维护保养方法; 掌握现代工业控制领域常见的可编程控制器、变频器、触摸屏以及组态软件的使用调试维护方法 |
校外实习 |
1.能应用所学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知识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智能制造工位改造; 2.能对企业的相关生产工艺提出新的改进方法; 3.能维修、维护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等。 |
校外实训基地 |
实习报告 |
七、教学计划总体安排
(一)基本要求
1.本专业的基本学制按照《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21 年修订)》设置为三年制,增加职业技能训练时间,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提高职业技能考核等级,在参照本标准的课程设置基础上,选修课程中可迁移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
2.学校按照专业(技能)方向的特点,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初次就业的实际需要,确定课程开设顺序和周课时安排。
(二)教学时间安排表
1.本专业基本学制为三年,总学时数为 3000 至 3300 学时。每学年为 52 周,其中教学时间 40 周(含复习考试),假期 12 周。周学时约为 30 学时。其中应包括国防教育、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顶岗实习等活动。
2.课程基本框架
3. 教学计划安排表
课程类别 |
课程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分配 |
各学期周数、学时分配 |
|||||||
总学时 |
理论 |
实践 |
1 |
2 |
3 |
4 |
5 |
6 |
||||
18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14周 |
18周 |
|||||||
公共基础课 |
1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2 |
36 |
36 |
2 |
||||||
2 |
职业道德与法治 |
2 |
36 |
36 |
2 |
|||||||
3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2 |
36 |
36 |
2 |
|||||||
4 |
哲学与人生 |
2 |
36 |
36 |
2 |
|||||||
5 |
语文 |
16 |
288 |
288 |
4 |
4 |
4 |
4 |
||||
6 |
数学 |
16 |
288 |
288 |
4 |
4 |
4 |
4 |
||||
7 |
英语 |
16 |
288 |
288 |
4 |
4 |
4 |
4 |
||||
8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8 |
144 |
36 |
108 |
4 |
4 |
|||||
9 |
体育与健康 |
10 |
180 |
36 |
144 |
2 |
2 |
2 |
2 |
2 |
||
10 |
公共艺术 |
2 |
36 |
18 |
18 |
1 |
1 |
|||||
11 |
历史 |
4 |
72 |
72 |
2 |
2 |
||||||
12 |
物理 |
4 |
72 |
36 |
36 |
2 |
2 |
|||||
13 |
心理健康教育 |
2 |
36 |
36 |
2 |
|||||||
公共基础课小计 |
86 |
1548 |
1242 |
306 |
23 |
23 |
20 |
18 |
2 |
0 |
||
专业技能课 |
1 |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
6 |
90 |
40 |
50 |
2 |
3 |
||||
2 |
机械制图 |
6 |
128 |
64 |
64 |
2 |
2 |
4 |
||||
3 |
机械基础 |
9 |
180 |
90 |
90 |
2 |
2 |
2 |
4 |
|||
4 |
CAD |
6 |
108 |
36 |
72 |
2 |
4 |
|||||
5 |
气动与液压传动 |
4 |
72 |
36 |
36 |
4 |
||||||
6 |
传感器应用技术 |
4 |
28 |
14 |
14 |
2 |
||||||
7 |
电器与PLC控制技术 |
4 |
56 |
28 |
28 |
4 |
||||||
8 |
数控技术 |
4 |
92 |
36 |
56 |
2 |
4 |
|||||
9 |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 |
6 |
74 |
37 |
37 |
1 |
4 |
|||||
专业核心课小计 |
49 |
900 |
385 |
515 |
7 |
7 |
6 |
12 |
18 |
0 |
||
1 |
机械创新设计基础 |
3 |
28 |
14 |
14 |
2 |
||||||
2 |
机器人与柔性制造 |
4 |
56 |
14 |
42 |
4 |
||||||
3 |
PCB设计与制造 |
4 |
72 |
18 |
54 |
4 |
||||||
4 |
工业机器人实操与应用技巧 |
4 |
56 |
14 |
42 |
4 |
||||||
专业拓展课小计 |
15 |
238 |
64 |
174 |
0 |
0 |
4 |
0 |
8 |
0 |
||
综合实训课 |
1 |
金工实训 |
30 |
1周 |
||||||||
2 |
钳工实训 |
30 |
1周 |
|||||||||
3 |
机电产品安装与调试综合实训 |
30 |
1周 |
|||||||||
4 |
典型机床电器故障与维修综合实训 |
30 |
1周 |
|||||||||
综合实训课小计 |
120 |
120 |
4周 |
|||||||||
顶岗实习 |
顶岗实习 |
30 |
540 |
540 |
30 |
|||||||
合计小计 |
180 |
3248 |
1604 |
1644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4.课程学时比例
本专业课时总数为 3128 学时,其中课堂理论教学 1604 学时,约占总学时 49.38% ,实践教学 1644 学时,约占总学时50.62% 。
八、实施保障
(一)专业教学团队
本专业教师都具备本科以上学历,热爱教育事业,工作认真,作风严谨,持有国家或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者具有企业工作经历,具备课程开发能力,能指导项目实训。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不低于 75%,专任教师职称结构合理。
在工程项目实践类课程上,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企业兼职教师是行业内从业多年的资深专业技术人员,有较强的执教能力。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采取“结对子”形式方式共同完成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实训指导,兼职教师主要负责讲授专业的新标准、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等,指导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根据《教育部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依据本专业设备、办学规模等情况配备教师,教师结构及数量分类统计如下:
(1)师生比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学生师生比为 1:20。
(2)年龄结构合理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师均具有较强的获取、吸收、应用新知识的能力。专任教师中青年教师比例为 75%以上。
(3)学历(学位)和职称结构合理
本专业具有本科学历教师占专职教师比例的 80%以上,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占专职教师比例的 25%以上。
(4)“双师素质”教师比例结构合理
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研发,专业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
现有师资情况一览表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专业技术职务 |
最后学历 |
毕业学校 |
专业 |
学位 |
现从事专业 |
专兼 情况 |
拟任课程 |
是否双师型 |
1 |
陆承景 |
男 |
46 |
高讲 |
本科 |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
计算机 |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 |
专职 |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 |
是 |
|
2 |
陈发木 |
男 |
51 |
讲师 |
本科 |
西南大学 |
物理 |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 |
专职 |
气动与液压 |
是 |
|
3 |
杨爱萍 |
女 |
49 |
讲师 |
本科 |
福建师大 |
物理 |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 |
专职 |
机械基础 |
||
4 |
姜瑾 |
女 |
50 |
讲师 |
本科 |
西南师大 |
计算机 |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 |
专职 |
机械制图 |
是 |
|
5 |
张岩光 |
男 |
43 |
讲师 |
本科 |
福建师大 |
物理 |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 |
专职 |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
||
6 |
吴兴国 |
男 |
41 |
助讲 |
本科 |
福农林大 |
机械制造 |
学士 |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 |
专职 |
数控技术 |
是 |
7 |
吴志锋 |
男 |
33 |
助讲 |
本科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
车辆工程 |
学士 |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 |
专职 |
传感器应用 |
是 |
8 |
刘新忞 |
男 |
43 |
助讲 |
本科 |
福州大学 |
计算机 |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 |
专职 |
电器与PLC控制技术 |
是 |
|
9 |
江伟浩 |
男 |
36 |
助讲 |
本科 |
三明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 |
学士 |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 |
专职 |
PCB设计制造 |
是 |
10 |
黄仕扬 |
男 |
29 |
本科 |
闽南理工学院 |
机械自动化 |
学士 |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 |
专职 |
CAD |
(二)教学设施
1、校内主要实训条件一览表
序号 |
实验实训基 地(室)名称 |
功能 (实训实习项目) |
面积、主要实验(训)设备名称及台套数要求 |
工位数(个) |
1 |
电工基础实验室 |
实验一:万用表的原理与使用 实验二:基尔霍夫定律 实验三:叠加原理 实验四:验证戴维南定理 实验五:正弦交流电路实验 实验六:RL、RC串联电路 实验七:日光灯电路及功率因数的提高 实验八:三相负载的星形连接 |
电工技术实训台(25台)模拟示波器(25台) 数字交流毫伏表(25台)面积:40mm2 |
50个 |
2 |
高级维修电工实训室 |
项目一:具有自锁单向起动控制线路安装调试 项目二:具有双重互锁的正反转控制电路安装调试 项目三:工作台自动往返控制电路安装调试 项目四:多速电机异地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 项目五:CA6140电气控制线路的绘制 |
高级电工实训装置(20台)电脑(20台) 模拟示波器(20台) 面积:40mm2 |
40个 |
3 |
电机控制与电力电子实训室 |
项目1:调光灯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项目2:直流可逆拖动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项目3:开关电源的安装与调试 项目4:无级调整电风扇的安装与调试 项目5:在线式UPS的安装与调试 |
电力电子实验装置(10套)面积:40mm2 |
30个 |
4 |
PLC实训室 |
项目1:认识PLC控制系统 项目2:电机 PLC控制系统编程与实现 项目3:自动生线 PLC控制系统编程与实现 项目4:复杂功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安装 |
可编程控制器实训装置(25套)面积:40mm2 |
50个 |
5 |
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 |
项目1:焊接机器人编程与实训 项目2:码垛机器人编程与实训 项目3:折弯机器人编程与实训 项目4:离线软件仿真实训 |
焊接机器人、码垛机器人、折弯机器人(各1套)、离线软件仿真实训室(30套)面积:100mm2 |
3个工作站+30个 |
备注:工位数指一次性容纳实验、实训项目学生人数。
2、校外实训基地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专业目前与荣兴(福建)特种钢业、柘荣永德利刀剪公司、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上汽宁德基地、福鼎金大昌五金刀剪有限公司等周边多家知名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企业员工培训、共同开发科研项目等形式促进校企间深度合作,在办学体制创新、管理制度完善、运行机制改革进行探索、积极寻求适合本专业的发展途径。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 按程序选用教材,公共基础课程必需选用国家规划教材,专业课程必需选用国规教材、课改教材、国规配套、教育部推荐配套教材等。
2.图书文献配备 适用印刷图书生均不少于30册;报刊种类80种以上;教师阅览(资料)室和学生阅览室的座位数应分别按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的20%和学生总数的10%设置。
3.数字资源配备 要具备能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施现代远程职业教育及学校管理信息化所需的软、硬件设施、设备。其中,学校计算机拥有数量不少于每百生15台。校园内无线网络全覆盖,加快建成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建设能过满足多样化急需的课程资源,创新服务供给模式,服务学生终身学习。
(四)教学方法
1、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网络教学资源(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国大学慕课平台、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开展教学。
2、建议采取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并且以学生为主,分层次、分小组进行教学,做到针对不同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灵活施教。教师要对教学成果进行评价和展示,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3、结合爱课程、智慧职教、职教云等平台,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包括以下环节:课前:教师按照标准准备课前学习资源并在平台发布;教师线上指导学生完成课前线上资源学习、讨论,在此基础上,学生完成课前线上作业,教师记录学生线上学习难点。
课中:根据学生课前学习中的疑难点,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通过“课中讨论”、“头脑风暴”、“提问”、“测试”、“小组 PK”等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教学内容。
课后:教师发布课后学习任务,并线上回答学生疑问,与学生进行实时讨论。
4、促进书证融通。实施 1+X 证书制度试点,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关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
(五)学习评价
改革学生学业考核评价方式方法,实行多元评价。结合课程特点和实际条件组织实施竞赛活动、技能抽查、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等。
建立形式多样的课程考核,吸纳行业企业和社会参与学生的考核评价,突出职业能力考核评价。通过多样化考核,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及岗位技能进行综合评价,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评价采用笔试、实践技能考核、项目实施技能考核、岗位绩效考核、职业资格技能鉴定、技能竞赛等多种考核方式,根据课程的不同,采用其中一种或多种考核相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笔试:适用于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由专业教师组织考核。
实践技能考核:适用于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技能考核应根据岗位技能要求,确定其相应的主要技能考核项目,由专兼职教师共同组织考核。
项目实施技能考核:综合项目实训课程主要是通过项目开展教学,课程考核旨在学生的知识掌握、知识应用、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工作态度及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通常采取项目实施过程考核与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由专兼职教师共同组织考核。
岗位绩效考核:在企业中开设的课程与实践,由企业与学校进行共同考核,企业考核主要以企业对学生的岗位工作执行情况进行绩效考核。
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厂商认证:本专业还引入了职业资格鉴定和厂商认证来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认证考核,获得的认证作为学生评价依据。
技能竞赛:积极参加国家、省各有关部门及学校组织的各项专业技能竞赛,以竞赛所取得的成绩作为学生评价依据。
(六)质量管理
1、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2、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4、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运行机制,做好学生的学习状态数据采集,根据反馈实时诊断、及时改进。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九、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达到以下条件,准予毕业。
1.达到人才培养所规定的德智体美劳等规格要求,修满教学计划 规定的所有必修和选修的理论与实践课程,成绩合格。
2. 参加第六学期的顶岗实习,成绩合格。
3. 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能力证书。
4.操行评定合格。
十、附录
(一)编制依据
1.教育部和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
2.本方案依据教育部职成司函《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2019]13号)以及教育部职成司函《关于组织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通知》,参考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2019]61号)要求,依据《福建省柘荣职业技术学校关于召开汽车类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项工作会议的通知》(柘职校〔2022〕55号)要求,依据福建省柘荣职业技术学校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调研结果,结合本专业目前实际情况编写而成。
(二)方案特点
1.采用“校企共建、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二个学年在校学习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理论学习和参加课程实践,最后一个学期到合作企业顶岗实习,让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得到充分保证,把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学得更扎实一些。
2.课程体系注重整体设计,课程顺序编排科学,妥善处理了学科之间的交叉,体现了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专业核心课程能得到充分保证,课程学时设置科学合理,符合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突出了职业能力的培养。
3.理实一体教学贯穿整个专业教学和学生培养全过程,认识顶岗实习、技能训练等多个实践环节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有利于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了职业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新使命。
4.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并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和关键能力培养,具有适应性、针对性、前瞻性、创造性,必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四)编制流程
1.进行市场调查和毕业生跟踪反馈。通过机器人行业需求、岗位需求的调查和毕业生跟踪反馈,初步确定培养目标。调查发现,社会对工业机器人职业能力要求上注重于素质与能力并重,并依此制定了学习任务和职业能力。
2.组织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开展讨论。根据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我校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的办学实际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现状,广泛讨论,提出合理建议。
3.优化课程结构,进行课程整合。依据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来设置课程,确定核心课程。
4.组织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及相关专业教师编制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核心课程校本教材,多方征求意见并修改完善。
5.召开专家论证会,根据专家意见,进一步完善方案。
6.经学校审查后报市教育局职教处,教科所审批后实施。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三年制)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计算机网络技术(710202)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三年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
本与业属电子与信息大类的计算机类(7102)
面向信息和通信工程技术、信息通信网络维护、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计算机和办公设备维修等职业,网络产品服务不营销、网络部署不系统集成、网络管理不维护、网站运行不维护等岗位(群)。
专门化方向 |
职业(岗位) |
职业资格要求 |
本专科对接专业 |
|
网络管理与维护 |
计算机网络管理员;网络设备调试员;网络编辑员;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 |
1.计算机网络管理员 2.计算机维修调试工 3.网络设备调试员(中级) |
高职: 1.计算机应用技术 2.计算机网络技术 3.网络系统管理 4.计算机网络与安全管理等 |
本科: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网络工程 3.物联网工程 |
网络产品营销 |
网络产品销售员;网络设备调试员;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 |
注:每个专门化方向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同,任选一个工种,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网络规划、网络技术、程序设计等知识,具备网络搭建、管理维护、网站运维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网络产品销售、网络基础环境搭建、网络服务系统部署、网络系统管理维
护、网站运行维护等工作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综合素质
(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
(2)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继续学习能力;
(3)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
(4)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
(5)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
(6)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7)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8)具有规范操作、安全操作、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意识。
2.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分析见附录2)
(1)行业通用能力:
①具有正确、快速的文字录入能力;
②具有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
③具备按照具体要求运用OFFICE软件制作文档、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的能力;
④具备计算机组装、软件安装、常见硬软件故障排除能力;
⑤具有网络综合布线施工图绘制、现场布线及测试能力;
⑥具有网页设计与制作能力;
⑦具有小型应用程序的编制能力;
⑧具有平面图像处理能力。
(2)职业特定能力:
网络管理与维护方向:
①能够安装、维护网络操作系统;
②能够编写网络管理日志;
③能够处理常见网络故障;
④能够组建中小型计算机网络;
⑤能够配置网络相关设备及各类服务器;
⑥能够进行规范的中小型网络综合布线;
⑦能够根据要求进行图像处理;
⑧能够按照客户要求使用网页设计工具、图像处理软件、动画制作工具设计 制作功能丰富、界面美观的静态网页和动态网页。
网络产品营销方向
①能组装计算机硬件;
②能安装和使用主要防病毒软件和软件防火墙;
③能安装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④能安装和配置计算机外设;
⑤能诊断和排除计算机常见的软、硬件故障;
⑥能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计算机与互联网的连接;
⑦能够说出主流计算机及网络产品的性能、用途;
⑧能够分析客户心理,与客户进行良好的沟通;
⑨能够在网上进行商品营销。
(3)跨行业职业能力:
①具有岗位应变的能力;
②具有组织、策划、沟通、执行的能力;
③具有创业、创新能力;
④具有企业管理的基础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历史,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实训实习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 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一)公共基础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课时) |
课程目标 |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
1 |
思政课 (144) |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职业精神、法治意识、健全人格和公共参与。 |
思想政治课程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部分构成。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四部分内容。拓展模块为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拓展和补充。 |
2 |
语文 (216) |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其任务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化关键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接受人类进步文化,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
学生通过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及语文综合实践等活动,在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几个方面都获得持续发展,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 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涵养职业精神,为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提供支撑。 |
3 |
数学 (216) |
1、获得学习中等职业教育其他课程及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理解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所涉及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及关联;了解数学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 2、在学习活动中,通过体验、感受、探究、应用的过程,提高运算求解、逻辑推理、空间想象、数据处理等基本数学能力,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主要是来自于生活实际及与专业相关的简单的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考、数学表达、数学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体会数学课程中知识内容所蕴涵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及其在数学思考中的积极作用。 3、具有对现实世界中数学现象的好奇心,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审美情趣。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
数学课程要精选最基本的和应用最广泛的数学内容,体现近现代数学思想方法。要增加实际应用、问题探究、数学文化等内容,并采用整体规划与局部调整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基础和拓展两部分简明合理的内容结构。 数学课程必须删除繁杂的运算与人为的技巧,必须提出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逻辑推理、空间想象等能力要求,要适度加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所学专业相关的数学应用意识,适度加强计算器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
4 |
英语 (216) |
英语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 1.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教学时数为128~144学时。 2.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教学时数为54~72学时。 3.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做统一规定。 |
5 |
音乐 (36) |
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理解音乐、体验音乐情感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 本课程以审美为主线,以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为基础,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 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掌握多方面的音乐表现形式、音乐体裁等知识,从学生审美和艺术修养的实际出发,旨在提高本校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第一部分声乐、第二部分器乐和第三部分舞剧、音乐剧、 流行音乐构成。 1.第一部分声乐有六个模块,教学时数为17学时。 2.第二部分器乐有六个模块,教学时数为14学时。 3. 第三部分舞剧、音乐剧、流行音乐有四个模块,教学时数为16学时。 |
6 |
历史 (72) |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与运用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史料实证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历史解释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 价值追求的目标。通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 |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特点、职业教育人才成长规律等,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掌握必备的历史知识,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
7 |
物理 (72) |
物理课程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科学,是其他自然科学和当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学生认识自然界和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物理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应用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同时,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中等职业教育物理课程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
物理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认识物理对科技进步,对文化、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帮助学生适应现代生产和现代生活;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8 |
体育与健康 (180) |
体育课程是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 1.身心健康目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2.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健身运动的基本技能、基本理论知识及组织比赛、裁判方法;能有序的、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并掌握处理运动损伤的方法; 3.终身体育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基本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
主要内容有体育与健康基本理论知识、大学体育、运动竞赛、体育锻炼和体质评价等。 1、中职学校体育、体育卫生与保健、身体素质练习与考核; 2、体育保健课程、运动处方、康复保健与适应性练习等; 3、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评。 充分反映和体现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内容和要求。 |
9 |
心理健康教育(36) |
使中职生能够关注自我及他人的心理健康,树立起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学会和掌握心理调解的方法,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效预防中职生心理疾病和心理危机的发生,提升中职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中职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
主要内容为中职生自我认知、人际交往、挫折应对、情绪调控、个性完善,学会学习,恋爱认知和职业规划等。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采用课堂讲授+情景模拟+新概念作业+心理影片+心理测试+团体活动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突出实践与体验。 |
10 |
计算机应用基础 (144) |
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包括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与发布等,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
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与信息安全、Windows7入门、Word2010文字处理、Execl2010电子表格、PowerPoint2010演示文稿等。 |
11 |
化学 (54) |
本课程主要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两大部分的内容。其中:无机化学部分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无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有机化学部分主要是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 |
掌握溶液的组成、性质及相关问题的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等无机化学基础知识及了解其在药学中的应用;有机化学部分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熟悉部分在药物中的性质反应;了解部分有机化合物的毒性。让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理化性质的关系,培养学生从事药品检测、药品养护等一线岗位时具备有一定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同时为后续的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相关课程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
(二)专业技能课
序号 |
专业基础课程 |
教学内容与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计算机网络基础 |
主要教学内容: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类型、组成、应用等基础知识,熟悉网络工作原理、主流协议和网络规划相关知识,掌握局域网络系统构建所需的网络规划、线缆制作、网络常用设备的基本配置、因特网接入、无线网络、网络安全防护等基本知识与技能。 针对学业水平测试“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考试大纲进行复习,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概述、数据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设备、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组建、Internet基础、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 |
144 |
2 |
图形图像处理 (photoshop) |
主要教学内容:了解图形图像处理及相关的美学基础知识,理解平面设计与创意的基本要求,熟悉不同类型图形图像处理业务的规范要求与表现手法,掌握应用平面设计主流软件进行图形图像处理的相关技能,能使用相应软件进行图形绘制、图文编辑、图像处理等业务应用。 |
72 |
3 |
网页设计与制作 |
主要教学内容:了解网页设计与制作的基础知识和规范要求,熟悉 HTML 和脚本语言相关知识,掌握站点创建、网页元素编辑、表格应用、层和框架布局、网页行为添加、样式与模板应用、表单元素使用等相关技能,能应用主流网页设计软件进行不同风格的简单网页设计以及编写简单网页代码和脚本。 |
72 |
2.专业核心课程
序号 |
专业核心课程 |
教学内容与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网络操作系统 (windows 2012 ) |
主要内容包括:Windows 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管理工作组、管理活动目录域、管理磁盘、配置文件服务器、配置打印服务器、配置 DHCP 服务、配置 DNS 服务、配置 WINS 服务、配置远程访问服务、配置Vmware。目的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深入理解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熟练基本的操作技能,掌握重要的网络服务,初步具备搭建基于Windows的网络并对其实施管理的能力。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深入理解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熟练基本的操作技能,掌握重要的网络服务,能够搭建基于 Windows的网络并对其实施管理。加强和落实动手能力的培养。 |
72 |
2 |
网络操作系统 (Linux(Cent0s)) |
主要教学内容:Linux 操作系统的安装与设置、用户及组群管理、文件系统及进程管理、Quota 配置与管理、网络参数配置、Linux 服务与安全管理、Samba 服务器、DNS 域名系统、Apache 服务器、FTP 服务器、DHCP 服务器、邮件服务器配置与管理。 |
72 |
3 |
企业网络搭建与维护 |
主要教学内容:了解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常用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方法,能使用常用的网络分析命令和工具分析网络状况, 能使用系统性能测试软件测试服务器性能,能使用网络操作系统自带功能和相关测试软件测试网络系统性能;会实施网络结构的调整和管理;会进行数据的备份和恢复。 |
72 |
4 |
数据库(Mysql) |
主要教学内容:了解数据库的基础知识、MySQL 数据库的安装和配置、MySQL 的常用命令、数据库和表的操作、视图管理和函数管理等内容,并初步具备数据库开发和管理的能力。 |
90 |
5 |
VB程序设计 |
主要教学内容:了解计算机高级语言编程基本方法,基本的语法,命令和数据的表示方法;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了解基本的数据结构知识和基本算法及其应用;初步掌握 VB 程序设计语言,具备初步的程序设计能力。 针对学业水平测试“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考试大纲中 VB 部分进行复习。 |
108 |
6 |
网络服务器安装与配置 |
主要教学内容:针对学业水平测试“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考试大纲中服务器部分进行复习,内容包括:了解服务器配置和管理基础知识,掌握在 WINDOWS 或 LINUX 操作系统下,文件的配置与管理,打印管理,IIS 文件服务,邮件服务等操作技能,能配置和维护各种网络服务器(如 DNS 服务器、DHCP 服务器、WEB 服务器、FTP 服务器、邮件服务器、文件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等)等方面。 |
72 |
7 |
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 |
主要教学内容:针对学业水平测试“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考试大纲中网络设备部分进行复习,内容包括: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常用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方法,能使用常用的网络分析命令和工具分析网络状况,能使用系统性能测试软件测试服务器性能,能使用网络操作系统自带功能和相关测试软件测试网络系统性能;会实施网络结构的调整和管理;会进行数据的备份和恢复等方面。 |
72 |
8 |
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 |
主要教学内容:了解网络布线的基础知识,理解专业综合布线的工程规范,熟练使用网络布线与测试工具,掌握不同网络通信物理介质在不同环境下的装配、布线与测试技能、熟悉室内(办公和家居)、专业机房、弱电井、大型楼宇、室外等网络布线场景的布线施工技能,能进行大规模布线工程设计与施工组织。 |
72 |
3.专业拓展课程
序号 |
专业拓展课程 |
教学内容与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网络安全基础 |
主要教学内容:了解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理解网络信息安全规范及构成网络安全威胁的原理与防御机制、掌编制握网络病毒防范、网络安全漏洞修复、网络数据保护、网络攻击防御、网络安全策略编制、网络设备日常维护和网络故障排除的相关技能。 |
72 |
2 |
Python 程序设计 |
主要教学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Python 语言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掌握 Python 语言基础应用实例。Python数据类型、控制结构、正则表达式、类与函数设计、文件操作、异常处理与程序调试等内容。 |
72 |
3 |
AutoCAD |
主要教学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绘制二维制图和基本三维设计。平面绘图:能以多种方式创建直线、圆、椭圆、多边形、样条曲线等基本图形对象的绘图辅助工具。AutoCAD提供了正交、对象捕捉、极轴追踪、捕捉追踪等绘图辅助工具。正交功能使用户可以很方便地绘制水平、竖直直线,对象捕捉可 帮助拾取几何对象上的特殊点,而追踪功能使画斜线及沿不同方向定位点变得更加容易。编辑图形:移动、复制、旋转、阵列、拉伸、延长、修剪、缩放对象等。三维绘图:可创建3D实体及表面模型,能对实体本身进行编辑。 |
72 |
4 |
网络安全防护 |
主要教学内容:通过学习网络安全防护,学生能够具备解决诸如如何有效进行介入控制,以及如何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的技术手段。物理安全分析技术,网络结构安全分析技术,系统安全分析技术,管理安全分析技术,及其它的安全服务和安全机制策略。 |
36 |
5 |
物联网技术导论 |
主要教学内容:本课程首先讨论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软硬件平台系统组成、关键技术以及应用领域;其次介绍节点感知识别技术,包括射频识别工作原理、RFID 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典型应用、传感器及检测技术等;然后讲述与物联网相关的通信与网络技术、传感网及其关键支撑技术等内容;最后介绍物联网中的数据融合、云计算技术、物联网应用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典型应用,使课程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
36 |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课程类别 |
课程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分配 |
各学期学时分配 |
|||||||||
总学时 |
理论 |
实训 |
1 |
2 |
3 |
4 |
5 |
6 |
||||||
公共基础课 |
公共必修课程 |
1 |
职业生涯规划 |
2 |
36 |
36 |
2 |
|||||||
2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2 |
36 |
36 |
2 |
|||||||||
3 |
经济政治与社会 |
2 |
36 |
36 |
2 |
|||||||||
4 |
哲学与人生 |
2 |
36 |
36 |
2 |
|||||||||
5 |
语文 |
12 |
216 |
168 |
48 |
4 |
4 |
2 |
2 |
|||||
6 |
数学 |
12 |
216 |
168 |
48 |
4 |
4 |
2 |
2 |
|||||
7 |
英语 |
12 |
216 |
168 |
48 |
4 |
4 |
2 |
2 |
|||||
8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8 |
144 |
36 |
108 |
4 |
4 |
|||||||
9 |
体育与健康 |
10 |
180 |
18 |
162 |
2 |
2 |
2 |
2 |
2 |
||||
10 |
公共艺术 |
2 |
36 |
18 |
18 |
1 |
1 |
|||||||
11 |
历史 |
4 |
72 |
64 |
8 |
2 |
2 |
|||||||
12 |
化学 |
3 |
54 |
36 |
18 |
3 |
||||||||
限定选修课程 |
1 |
物理 |
4 |
72 |
54 |
18 |
2 |
2 |
||||||
2 |
职业素养 |
2 |
36 |
18 |
18 |
2 |
||||||||
3 |
劳动教育 |
1 |
18 |
2 |
16 |
1 |
||||||||
4 |
安全教育 |
1 |
18 |
8 |
10 |
1 |
||||||||
公共选修课程 |
1 |
心理健康教育 |
2 |
36 |
30 |
6 |
2 |
|||||||
2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2 |
36 |
30 |
6 |
2 |
||||||||
公共基础课小计 |
83 |
1494 |
962 |
532 |
25 |
22 |
18 |
14 |
4 |
|||||
专业课 |
专业基础课程 |
1 |
计算机网络基础 |
8 |
144 |
36 |
108 |
2 |
2 |
2 |
2 |
|||
2 |
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 |
4 |
72 |
18 |
54 |
4 |
||||||||
3 |
网页设计与制作 |
4 |
72 |
18 |
54 |
4 |
||||||||
专业核心课程 |
1 |
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2012 ) |
4 |
72 |
18 |
54 |
4 |
|||||||
2 |
网络操作系统 (Linux(Cent0s)) |
4 |
72 |
18 |
54 |
4 |
||||||||
3 |
企业网络搭建与维护 |
4 |
72 |
18 |
54 |
4 |
||||||||
4 |
数据库(Mysql) |
5 |
90 |
18 |
72 |
5 |
||||||||
5 |
VB程序设计 |
6 |
108 |
36 |
72 |
6 |
||||||||
6 |
网络服务器安装与配置 |
4 |
72 |
18 |
54 |
4 |
||||||||
7 |
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 |
4 |
72 |
18 |
54 |
4 |
||||||||
8 |
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 |
4 |
72 |
18 |
54 |
2 |
2 |
|||||||
选修课课程 |
1 |
网络安全基础 |
4 |
72 |
18 |
54 |
2 |
2 |
||||||
2 |
Python 程序设计 |
4 |
72 |
18 |
54 |
4 |
||||||||
3 |
AutoCAD |
4 |
72 |
18 |
54 |
4 |
||||||||
4 |
网络安全防护 |
2 |
36 |
9 |
27 |
2 |
||||||||
5 |
物联网技术导论 |
2 |
36 |
9 |
27 |
2 |
||||||||
小计 |
67 |
1206 |
306 |
900 |
6 |
8 |
12 |
16 |
25 |
0 |
||||
毕业实习 |
30 |
540 |
540 |
30 |
||||||||||
合计 |
180 |
3240 |
1268 |
1972 |
31 |
30 |
30 |
30 |
29 |
30 |
注:1.总学时3240。其中公共基础课程1494学时,占比约46.11%;专业技能课(含顶岗实习)1746学时,占比约53.89%。
2.总学分180。学分计算办法:第1至第5学期每学期16-18学时记1学分;军训、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1周记1学分,共3学分。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2人,本科学历10人;副高3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5人,双师型教师6人,双师型比例占60%。
2.专业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专业能力,能够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具有信息化教学能力
3.专业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专业能力;能够开发和实施教学项目;能够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够设计、制作信息化教学资源,并在教学中运用;平均每两年到企业实践不少于2个月。
(二)教学设施
1.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及课程设置的需要,按每班35名学生为基准,校内实训(实验)教学功能室配置如下:
序号 |
教学功能室 |
主要设施设备和工具 |
||
名称 |
数量 |
基本配置 |
||
1 |
软件应用与开发室 |
主流品牌计算机 |
36台 |
机房中的每台计算机可以连接因特网 |
局域网连接设备 |
1套 |
|||
多媒体教学软件 |
1套 |
|||
2 |
计算机组装维修室 |
主流品牌计算机 |
18台 |
主流计算机用于软件安装与维护,组装用计算机用于硬件折装 |
组装用计算机 |
18台 |
|||
维修工具(多功能套装工具) |
35套 |
|||
焊接工具 |
35套 |
|||
液晶投影仪 |
1套 |
|||
电脑配件 |
35套 |
|||
3 |
网络综合布线室 |
综合布线实训装置(实训墙) |
6套 |
钢制 |
配线架 |
12套 |
|||
操作台、梯子 |
6套 |
|||
主流品牌计算机 |
6台 |
|||
布线工具箱 |
6套 |
|||
光纤熔接器 |
2套 |
热冷熔各一套 |
||
连路测试仪 |
1套 |
品牌 |
||
4 |
服务器配置室 |
品牌小型服务器 |
1台 |
机房中的每台计算机可以连接因特网 |
主流品牌计算机 |
36台 |
|||
局域网连接设备 |
1套 |
|||
多媒体教学软件 |
1套 |
|||
5 |
网络综合实验室 |
主流品牌计算机 |
36台 |
|
每组有二台三层交换机,二台二层交换机,二台路由器,一台无线路由器。 |
6组 |
品牌可为思科、华为、神码、锐捷等主流之一 |
||
多媒体教学软件 |
1套 |
|||
液晶投影仪 |
1套 |
2.校外实训基地:
具有规模较大、比较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不少于6家。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 按程序选用教材,公共基础课程必需选用国家规划教材,专业课程必需选用国规教材、课改教材、国规配套、教育部推荐配套教材等。
2.图书文献配备 适用印刷图书生均不少于30册;报刊种类80种以上;教师阅览(资料)室和学生阅览室的座位数应分别按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的20%和学生总数的10%设置。
3.数字资源配备 要具备能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施现代远程职业教育及学校管理信息化所需的软、硬件设施、设备。其中,学校计算机拥有数量不少于每百生15台。校园内无线网络全覆盖,加快建成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建设能过满足多样化急需的课程资源,创新服务供给模式,服务学生终身学习。
(四)教学方法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主要采取教师讲授、课堂提问与班级讨论或分组讨论的方法,同时辅以角色扮演、自主探究等;体育与健康课程以游戏法、竞赛法为主;公共艺术课程以情境教学法为主;专业技能课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和研究性教学,可采取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方法,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革命。
(五)学习评价
教学评价拟建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评价体系,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考核工作,共同制订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重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与评价。教学评价采用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和企业专家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教学评价包括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关键能力三个方面的评价,权重可自行设计,各专项评价所采用的考核方式分別为专业知识的评价主要采取笔试的形式进行考核;专业技能的评价主要采取实际操作的形式进行考核,以课程在企业生产实际中比较典型和常见的工作任务作为考核内容(可以单人完成任务的方式考核或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方式进行考核);关键能力的评价主要以学生平时的综合表现进行考核,涉及情感、态度、意识、习惯、方法、合作和创新等,涵盖出動及仪容仪表、学习态度、计划可行性、工作态度与习惯、发现问题的敏捷性、处理问题的及时性、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考核。
(六)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第一生命线。教学质量管理要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质量管理方式;要依据本标准的要求制订本专业教学计划,配备师资、教材、教学资料和实训资源。制定校内实训课程管理规定,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分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方法»加强教学过程性质量监控和考核评价, 依据专业核心课的标准评价教学水平。严格考试纪律,严把学生毕业关,严禁“清考”行为。
九、毕业要求
学生通过规定年限的学习,须修满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时学分,完成规定的教学活动(包括实训实习)。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方可取得毕业证。
十、附录
教学进度安排表(见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三年制)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旅游服务与管理(代码:740101)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职业面向
序号 |
对应职业(岗位) |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
专业(技能)方向 |
主要持续专业 |
1 |
导游员 |
导游资格证书 |
旅行社导游、旅行社计调、外联 |
高职:旅游管理、涉外旅游、导游、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本科:旅游管理 |
2 |
旅行社计调员 |
旅游计调师(助理师) |
||
3 |
旅行社外联员 |
旅游咨询师(助理师) |
||
4 |
景区讲解员 |
景区讲解员(初级) |
||
5 |
展览讲解员 |
展览讲解员(初级) |
说明: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专业(技能)方向取得1或2个证书。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旅游社、旅游景区、主题饭店、展览场馆、文博院馆、旅游信息咨询中心等行业企业,培养从事旅游社服务及其他旅游企业服务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则、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主动、热情、甘于奉献的服务意识,诚信守信、爱岗敬业。
3.具有良好的旅游行业行为规范、礼仪素养和美学素养。
4.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具有安全生产的意识,节约资源,倡导绿色消费。
6.具有适应行业变化、自我提升的潜质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专业知识和技能:
1.掌握必需的旅游业知识,达到岗位服务要求。
2.掌握旅行社运营知识,熟悉各部门分工,能胜任旅行社基层岗位。
3.掌握旅游政策法规知识,能在工作中有效运用。
4.掌握服务心理知识,能与客人有效沟通并获得认可。
5.掌握汉语相关知识,能使用标准普通话进行服务,普通话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水平。
6.掌握常用旅游英语知识,能进行常用旅游英语口语表达。
7.掌握现代办公设备技术,能使用岗位设备和业务软件。
8.取得导游、旅游咨询师、旅游计调师、景区讲解员、展览讲解员、计算机操作员等1或2种职业资格证书。
专业(技能)方向——旅行社导游
1.掌握旅行社导游服务相关的业务知识,能开展带团业务。
2.掌握旅行社导游服务相关的人文知识,能在工作中有效运用。
3.掌握旅游应急处理知识,能处理旅游突发事件。
专业(技能)方向——旅行社计调、外联
1.掌握旅行社计调、外联、网点的业务知识,能开展岗位业务。
2.掌握旅游电子商务知识 ,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工作。
3.能掌握旅游产品知识,能开展业务洽谈,能采购、组合、销售产品。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历史、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一)公共基础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课时) |
课程目标 |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
1 |
思政课 (144) |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职业精神、法治意识、健全人格和公共参与。 |
思想政治课程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部分构成。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四部分内容。拓展模块为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拓展和补充。 |
2 |
语文 (216) |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其任务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化关键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接受人类进步文化,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
学生通过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及语文综合实践等活动,在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几个方面都获得持续发展,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 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涵养职业精神,为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提供支撑。 |
3 |
数学 (216) |
1、获得学习中等职业教育其他课程及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理解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所涉及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及关联;了解数学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 2、在学习活动中,通过体验、感受、探究、应用的过程,提高运算求解、逻辑推理、空间想象、数据处理等基本数学能力,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主要是来自于生活实际及与专业相关的简单的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考、数学表达、数学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体会数学课程中知识内容所蕴涵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及其在数学思考中的积极作用。 3、具有对现实世界中数学现象的好奇心,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审美情趣。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
数学课程要精选最基本的和应用最广泛的数学内容,体现近现代数学思想方法。要增加实际应用、问题探究、数学文化等内容,并采用整体规划与局部调整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基础和拓展两部分简明合理的内容结构。 数学课程必须删除繁杂的运算与人为的技巧,必须提出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逻辑推理、空间想象等能力要求,要适度加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所学专业相关的数学应用意识,适度加强计算器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
4 |
英语 (216) |
英语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 1.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教学时数为128~144学时。 2.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教学时数为54~72学时。 3.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做统一规定。 |
5 |
音乐 (36) |
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理解音乐、体验音乐情感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 本课程以审美为主线,以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为基础,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 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掌握多方面的音乐表现形式、音乐体裁等知识,从学生审美和艺术修养的实际出发,旨在提高本校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第一部分声乐、第二部分器乐和第三部分舞剧、音乐剧、 流行音乐构成。 1.第一部分声乐有六个模块,教学时数为17学时。 2.第二部分器乐有六个模块,教学时数为14学时。 3. 第三部分舞剧、音乐剧、流行音乐有四个模块,教学时数为16学时。 |
6 |
历史 (72) |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与运用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史料实证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历史解释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 价值追求的目标。通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 |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特点、职业教育人才成长规律等,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掌握必备的历史知识,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
7 |
物理 (72) |
物理课程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科学,是其他自然科学和当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学生认识自然界和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物理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应用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同时,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中等职业教育物理课程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
物理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认识物理对科技进步,对文化、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帮助学生适应现代生产和现代生活;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8 |
体育与健康 (180) |
体育课程是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 1.身心健康目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2.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健身运动的基本技能、基本理论知识及组织比赛、裁判方法;能有序的、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并掌握处理运动损伤的方法; 3.终身体育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基本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
主要内容有体育与健康基本理论知识、大学体育、运动竞赛、体育锻炼和体质评价等。 1、中职学校体育、体育卫生与保健、身体素质练习与考核; 2、体育保健课程、运动处方、康复保健与适应性练习等; 3、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评。 充分反映和体现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内容和要求。 |
9 |
心理健康教育(36) |
使中职生能够关注自我及他人的心理健康,树立起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学会和掌握心理调解的方法,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效预防中职生心理疾病和心理危机的发生,提升中职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中职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
主要内容为中职生自我认知、人际交往、挫折应对、情绪调控、个性完善,学会学习,恋爱认知和职业规划等。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采用课堂讲授+情景模拟+新概念作业+心理影片+心理测试+团体活动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突出实践与体验。 |
10 |
计算机应用基础 (144) |
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包括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与发布等,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
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与信息安全、Windows7入门、Word2010文字处理、Execl2010电子表格、PowerPoint2010演示文稿等。 |
11 |
化学 (54) |
本课程主要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两大部分的内容。其中:无机化学部分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无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有机化学部分主要是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 |
掌握溶液的组成、性质及相关问题的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等无机化学基础知识及了解其在药学中的应用;有机化学部分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熟悉部分在药物中的性质反应;了解部分有机化合物的毒性。让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理化性质的关系,培养学生从事药品检测、药品养护等一线岗位时具备有一定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同时为后续的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相关课程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
(二)专业技能课
1.专业基础课、核心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旅游概论 |
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历程,掌握旅游业性质、构成、特点、意义和作用,了解世界、我国旅游业的调控政策和最新旅游发展动态,能在工作中运用相关知识进行服务、管理和决策 |
144 |
2 |
旅游政策与法规 |
了解《旅游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掌握景区、旅行社、导游、旅游安全、旅游投诉、合同纠纷、旅游出入境管理等相关法律、规范;能在工作中有效运用法律知识维护权益、规避风险,为将来胜任工作打下基础 |
72 |
3 |
旅游服务心理学 |
了解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和心理规律,掌握影响旅游者决策行为的心理因素,能运用心理学知识提高服务质量,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
54 |
4 |
旅行社服务基础 |
了解旅行社服务的基本知识和要求;掌握统筹安排计划行程、协调联络接待单位、调派导游员、处理行程变更、财务结算等业务技能,提升熟练开展计调的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
72 |
5 |
旅游服务礼仪 |
了解在日常交往中的基本礼节,掌握对客服务岗位上的礼貌服务要求,掌握商务接待礼仪的基本要求和规范,能在岗位工作和人际交往中展示良好形象,提升文明服务能力,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
36 |
6 |
景区服务基础 |
了解旅游景区的接待服务、解说服务以及商业服务的内容和规范,旅游景区的设施维护与管理,旅游景区的环境服务与管理,旅游景区的营销服务与管理,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管理,旅游景区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
72 |
7 |
中国旅游客源地及目的地概况 |
了解中国历史,旅游地理、民族风俗、古代建筑、古代园林、宗教文化、饮食文化、文学艺术、风物特产相关的基本知识,提升学生在讲解和对课表达中的文化内涵;掌握对文学艺术、古代建筑、古代园林的基本赏析能力;能运用相关知识进行讲解,能帮助游客在旅游活动中了解和尊重当地民俗和宗教 |
108 |
8 |
中国旅游地理 |
了解国内主要旅游的地分区知识;能简介国内主要旅游地概况及当地主要旅游资源特色;掌握国内著名旅游资源、旅游线路介绍技能,能够为游客推荐跨地区的旅游线路产品。 |
72 |
9 |
客房服务与管理 |
认识客房产品、了解客房部、客房清洁保养、公共区域清洁保养、洗衣房业务、客房对客服务与质量管理、客房安全管理、客房设备用品管理八个部分,系统地介绍了与客房部职业能力相关联的知识要点 |
90 |
2.专业选修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模拟导游 |
掌握地陪、全陪导游的基本工作程序,掌握不同类型景观的特征和讲解技巧、方法,熟悉接待过程中游、行、住、购、食、娱、旅途服务、突发事件应对各环节服务的实施步骤,为实地导游夯实基础,形成熟练进行标准化讲解的能力 |
72 |
2 |
导游服务技能 |
掌握合格导游员应具备的条件和素质,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掌握导游员的服务规范和服务质量标准;熟知旅游常识;能独立开展导游服务,具备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应对旅游中的突发事件和游客的特殊需求,为将来从事导游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
72 |
3 |
定制旅游服务 |
了解定制业务的内容、范畴、特点和要求,掌握市场分析、线路设计、业务洽谈、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工作能力;能针对不同销售对象选择适当的外年营销策略;学会与不同的对象进行沟通协调,并运用电子商务开展业务。 |
72 |
3.综合实训
学生在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完成综合实训,实训形式可以多样化。通过综合实训,增强学生对旅游企业的感性认识,提高专业技能,培养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培育沟通合作能力和责任意识,为学生获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参加顶岗实习、毕业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4.顶岗实习
专业顶岗实习可在专业对口用人单位主要对客服务岗位和基础管理岗位进行实习。通过岗位实作,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旅行社计调、外联、导游、网点工作内容,树立爱岗敬业精神,提升服务意识和应变能力,增强独立工作和就业、创业能力。
七、教学进度总体安排
(一)本专业总课时为3240学时。 本专业主要课程设置为公共基础课程(1278学时)、专业核心课程(666学时),专业选修课程(216学时),见习及顶岗实习(108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1494,占总课时46.11%;实训课时1746,占总课时53.88%。
(二)教学实施性计划
课程类别 |
课程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分配 |
各学期学时分配 |
||||||||
总学时 |
理论 |
实训 |
1 |
2 |
3 |
4 |
5 |
6 |
|||||
公共基础课 |
公共必修课程 |
1 |
职业生涯规划 |
2 |
36 |
36 |
2 |
||||||
2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2 |
36 |
36 |
2 |
||||||||
3 |
经济政治与社会 |
2 |
36 |
36 |
2 |
||||||||
4 |
哲学与人生 |
2 |
36 |
36 |
2 |
||||||||
5 |
语文 |
12 |
216 |
168 |
48 |
4 |
4 |
2 |
2 |
||||
6 |
数学 |
12 |
216 |
168 |
48 |
4 |
4 |
2 |
2 |
||||
7 |
英语 |
12 |
216 |
168 |
48 |
4 |
4 |
2 |
2 |
||||
8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8 |
144 |
36 |
108 |
4 |
4 |
||||||
9 |
体育与健康 |
8 |
144 |
18 |
126 |
2 |
2 |
2 |
2 |
||||
10 |
公共艺术 |
2 |
36 |
18 |
18 |
1 |
1 |
||||||
11 |
历史 |
4 |
72 |
64 |
8 |
2 |
2 |
||||||
12 |
化学 |
3 |
54 |
36 |
18 |
3 |
|||||||
限定选修课程 |
1 |
物理 |
4 |
72 |
54 |
18 |
2 |
2 |
|||||
2 |
职业素养 |
1 |
18 |
9 |
9 |
1 |
|||||||
3 |
劳动教育 |
1 |
18 |
2 |
16 |
1 |
|||||||
4 |
安全教育 |
1 |
18 |
8 |
10 |
1 |
|||||||
公共选修课程 |
1 |
心理健康教育 |
2 |
36 |
30 |
6 |
2 |
||||||
2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2 |
36 |
30 |
6 |
2 |
|||||||
公共基础课小计 |
80 |
1440 |
953 |
487 |
25 |
23 |
18 |
14 |
0 |
||||
专业课 |
专业基础课程 |
1 |
旅游概论 |
8 |
144 |
90 |
54 |
4 |
4 |
||||
2 |
旅游政策与法规 |
2 |
36 |
18 |
18 |
2 |
|||||||
3 |
中国旅游客源地及目的地概况 |
6 |
108 |
54 |
54 |
4 |
2 |
||||||
4 |
中国旅游地理 |
4 |
72 |
36 |
36 |
4 |
|||||||
专业核心课程 |
1 |
景区服务基础 |
4 |
72 |
36 |
36 |
4 |
||||||
2 |
旅行社服务基础 |
4 |
72 |
36 |
36 |
4 |
|||||||
3 |
客房服务与管理 |
5 |
90 |
36 |
54 |
5 |
|||||||
4 |
旅游服务心理学 |
3 |
54 |
36 |
18 |
3 |
|||||||
5 |
旅游服务礼仪 |
2 |
36 |
18 |
18 |
2 |
|||||||
小计 |
28 |
504 |
252 |
252 |
6 |
7 |
8 |
7 |
0 |
0 |
|||
选修课程 |
1 |
导游服务技能 |
4 |
72 |
18 |
54 |
4 |
||||||
2 |
模拟导游 |
4 |
72 |
18 |
54 |
4 |
|||||||
3 |
定制旅游服务 |
4 |
72 |
18 |
54 |
4 |
|||||||
小计 |
12 |
216 |
54 |
162 |
0 |
0 |
4 |
8 |
0 |
0 |
|||
见习 |
30 |
540 |
540 |
30 |
|||||||||
顶岗实习 |
30 |
540 |
0 |
30 |
|||||||||
毕业实习 |
30 |
540 |
540 |
0 |
0 |
0 |
0 |
0 |
30 |
||||
合计 |
180 |
3240 |
1259 |
1981 |
31 |
30 |
30 |
29 |
30 |
30 |
注:1.总学时3240。其中公共基础课程1440学时,占比约44.44%;专业技能课(含顶岗实习)1800学时,占比约55.56%。
2.总学分180。学分计算办法:第1至第5学期每学期16-18学时记1学分;军训、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1周记1学分,共3学分。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6名,全部本科学历,高级教师1名,双师型教师3名,双师型比例占50%。
(二)、教学设施
1. 校内实训基地
1). 模拟导游实训室(以一个30人标准配套)一间
序号 |
设备名称 |
单位 |
基本配置 |
适用范围 |
1 |
教师主控台 |
1套 |
用于模拟导游实训教学使用 |
|
2 |
学生桌椅 |
1套/生 |
||
3 |
投影仪 |
1台,亮度>=3000流明 |
||
4 |
投影屏幕 |
1幅 |
||
5 |
组合音响 |
1套 |
||
6 |
摄录像设备 |
1套 |
||
7 |
无线话筒 |
2个 |
||
8 |
有线话筒 |
2个 |
||
9 |
导游旗 |
1面/生 |
||
10 |
地陪服务实训仿真模拟软件 |
1套 |
||
11 |
全陪服务实训仿真模拟软件 |
1套 |
||
12 |
景区(景点)讲解教学资源库 |
1套 |
2)旅行社计调、外联服务实训室(以一个30人标准配套)一间
序号 |
设备名称 |
单位 |
基本配置 |
适用范围 |
1 |
计算机及桌椅 |
1台、套/生 |
用于旅行社计调、外联服务实训教学使用 |
|
2 |
教师主控台 |
1套 |
||
3 |
组合音响 |
1套 |
||
4 |
传真机 |
1台 |
||
5 |
电话 |
2部,有来电显示 |
||
6 |
无线话筒 |
2个 |
||
7 |
计调服务实训仿真模拟软件 |
1套 |
||
8 |
外联业务实训仿真模拟软件 |
1套 |
2.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要求,建设能够足够满足专业实践数学、技能训练要求和企业经营双赢的,学生顶岗实训两个学期以上的开拓生产型校外实训、实习基地。通过校外实训实习,是学生掌握学习流程,提升服务技巧,强化服务质量。
校外见习、实习基地有:
单 位 |
合 作 方 式 |
合 作 内 容 |
时间安排 |
柘荣县东狮山旅行社有限公司 |
固定的提供实训基地 |
学生见习实习基地 |
第三学年 |
柘荣县交通旅行社有限公司 |
固定的提供实训基地 |
学生见习实习基地 |
第三学年 |
柘荣县新世纪旅行社 |
固定的提供实训基地 |
学生见习实习基地 |
第三学年 |
柘荣县走四方旅行社 |
固定的提供实训基地 |
学生见习实习基地 |
第三学年 |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 按程序选用教材,公共基础课程必需选用国家规划教材,专业课程必需选用国规教材、课改教材、国规配套、教育部推荐配套教材等。
2.图书文献配备 适用印刷图书生均不少于30册;报刊种类80种以上;教师阅览(资料)室和学生阅览室的座位数应分别按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的20%和学生总数的10%设置。
3.数字资源配备 要具备能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施现代远程职业教育及学校管理信息化所需的软、硬件设施、设备。其中,学校计算机拥有数量不少于每百生15台。校园内无线网络全覆盖,加快建成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建设能过满足多样化急需的课程资源,创新服务供给模式,服务学生终身学习。
(四)教学方法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主要采取教师讲授、课堂提问与班级讨论或分组讨论的方法,同时辅以角色扮演、自主探究等;体育与健康课程以游戏法、竞赛法为主;公共艺术课程以情境教学法为主;专业技能课按照旅行社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强化旅行社导游、计调、外联、服务网点等工作岗位的能力培养要素。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提倡项目教学、任务教学、角色扮演、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教学等教学组织形式有机结合。专业技能课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和研究性教学,可采取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方法,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革命。
(五)学习评价
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以学生职业素养、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教育与产业、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科学评价标准。评价环节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等因素的评价,强化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采用学分制、多层次、多元化的考评方法,引导学生全面提升和个性发展。
教学评价应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注意吸收学生、家长、旅行社参与。校内、校外评价结合,行业资格证考试、职业技能鉴定与学业考核结合,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
不仅关注学生对旅行社导游、计调、外联、网点服务必需知识的现解和岗位技能的掌握,更要关住相关知识在旅行杜主要对客服务岗业实践中的应用以及解决岗位工作中实际问题的础力水平,重视岗位规范换作、安全文明生产等职业素质的形成、以及节约能源、节省原材料与爱护岗位设备保护环境等意识与观念的树立。
(六)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第一生命线。教学质量管理要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质量管理方式;要依据本标准的要求制订本专业教学计划,配备师资、教材、教学资料和实训资源。制定校内实训课程管理规定,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分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方法»加强教学过程性质量监控和考核评价, 依据专业核心课的标准评价教学水平。严格考试纪律,严把学生毕业关,严禁“清考”行为。
九、毕业要求
学生通过规定年限的学习,须修满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时学分,完成规定的教学活动(包括实训实习)。操行评定合格、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方可取得毕业证。
十、附录
教学进度安排表(见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汽车车身修复专业】
(三年制)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汽车车身修复(700207)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职业面向
序号 |
对应职业(岗位) |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
专业(技能)方向 |
主要接续专业 |
1 |
汽车维修钣金工 |
汽车维修钣金工(四级) |
1.汽车钣金 |
高职: 汽车整形技术;本科:汽车服务工程 |
2 |
汽车维修漆工 |
汽车维修漆工(四级) |
2.汽车喷漆 |
|
3 |
事故车辆理赔员 |
汽车定损员(从业资格证) |
3.汽车定损 |
说明: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专业(技能)方向取得1或2个证书。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汽车维修企业,培养从事汽车车身维修钣金、喷漆和事故车辆定损等工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基本职业素养、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
基本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
2.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
3.具有一定的英语阅读和会话交流能力。
4.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
5.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
6.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通过不同途径获取信息、继续学习能力。
7.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技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能力。
8.具有安全文明生产、节能环保、遵纪守法的相关能力。
9.具有一定的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能力,能独立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10.具有一定的英语阅读和会话交流能力。
(二)职业能力
1.行业通用能力:
(1)具有识读简单的汽车零件图及装配图的能力。
(2)具有规范使用汽车涂装作业常用的工具、量具、仪器、设备及维修辅助设备的能力。
(3)具有正确识别汽车常用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的能力,熟悉常用材料的使用性能。
(4)具有辨别主流汽车类型、品牌、级别、车辆使用信息的能力。
(5)具有汽车漆面抛光打蜡的能力。
(6)具有判断钣金修复质量的能力。
(7)具有利用维修工单对车辆进行检查和报价的能力。
(8)具有规范进行车辆外表件的拆卸与安装作业的能力。
(9)具有汽车大梁校正与结构件更换的能力。
(10)具有判断修补涂装质量的能力
2.职业特定能力:
具有车辆损伤检查和报价的能力;具有对汽车的小损伤进行维修的能力;具有修补涂装的能力;具有对车身外表件及结构件的拆装的能力;具有汽车大梁校正的能力,并能对需要更换的大梁进行更换。
3.跨行业职业能力:
(1)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2)具有企业管理及生产现场管理的基础能力。
(3)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础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历史,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实训实习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 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一)主要公共基础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 |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学时 |
1 |
思政课(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 |
本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帮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法治素养和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
思想政治课程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部分构成。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四部分内容。拓展模块为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拓展和补充。选修课程除对学生进行时事政策教育外,还应根据国家形势发展、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状况,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学生社会实践、专业学习、顶岗实习,进行法律与职业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就业创业创新教育,廉洁教育,艾滋病预防教育,毒品预防教育等。 |
案例教学法、课堂讲授法、讨论式教学法、视频观摩互动法、案例教学法 |
144 |
2 |
语文 |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其任务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化关键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接受人类进步文化,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
学生通过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及语文综合实践等活动,在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几个方面都获得持续发展,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 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涵养职业精神,为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提供支撑。 |
采用小组讨论、角色体验等教学方式,利用翻转课堂模式,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 |
216 |
3 |
数学 |
1、获得学习中等职业教育其他课程及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理解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所涉及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及关联;了解数学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 2、在学习活动中,通过体验、感受、探究、应用的过程,提高运算求解、逻辑推理、空间想象、数据处理等基本数学能力,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主要是来自于生活实际及与专业相关的简单的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考、数学表达、数学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体会数学课程中知识内容所蕴涵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及其在数学思考中的积极作用。 3、具有对现实世界中数学现象的好奇心,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审美情趣。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
数学课程要精选最基本的和应用最广泛的数学内容,体现近现代数学思想方法。要增加实际应用、问题探究、数学文化等内容,并采用整体规划与局部调整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基础和拓展两部分简明合理的内容结构。 数学课程必须删除繁杂的运算与人为的技巧,必须提出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逻辑推理、空间想象等能力要求,要适度加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所学专业相关的数学应用意识,适度加强计算器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
多媒体; 案例分析。 |
216 |
4 |
英语 |
英语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 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 1.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教学时数为128~144学时。 2.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教学时数为54~72学时。 3. 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做统一规定。 |
多媒体;视频、音频教学;小组讨论。 |
216 |
5 |
公共艺术(音乐) |
本课程以审美为主线,以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为基础,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掌握多方面的音乐表现形式、音乐体裁等知识,从学生审美和艺术修养的实际出发,旨在提高本校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第一部分声乐、第二部分器乐和第三部分舞剧、音乐剧、流行音乐构成。 1.第一部分声乐有六个模块,教学时数为17学时。 2.第二部分器乐有六个模块,教学时数为14学时。 3.第三部分舞剧、音乐剧、流行音乐有四个模块,教学时数为16学时。 |
媒体;视频、音频教学; |
36 |
6 |
历史 |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与运用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史料实证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历史解释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 价值追求的目标。通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 |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特点、职业教育人才成长规律等,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掌握必备的历史知识,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
课堂讲授法、讨论式教学法、视频观摩互动法、案例教学法 |
72 |
7 |
物理 |
物理课程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科学,是其他自然科学和当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学生认识自然界和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物理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应用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同时,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中等职业教育物理课程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
物理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认识物理对科技进步,对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帮助学生适应现代生产和现代生活;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多媒体;视频、音频教学;课堂讲授法、讨论式教学法、视频观摩互动法、案例教学法 |
72 |
8 |
体育与健康 |
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 1.身心健康目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2.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健身运动的基本技能、基本理论知识及组织比赛、裁判方法;能有序的、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并掌握处理运动损伤的方法; 3.终身体育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基本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
主要内容有体育与健康基本理论知识、大学体育、运动竞赛、体育锻炼和体质评价等。 1、中职学校体育、体育卫生与保健、身体素质练习与考核; 2、体育保健课程、运动处方、康复保健与适应性练习等; 3、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评。 充分反映和体现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内容和要求。 |
讲授、项目教学、分层教学。 |
180 |
9 |
心理健康教育 |
使中职生能够关注自我及他人的心理健康,树立起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学会和掌握心理调解的方法,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效预防中职生心理疾病和心理危机的发生,提升中职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中职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
主要内容为中职生自我认知、人际交往、挫折应对、情绪调控、个性完善,学会学习,恋爱认知和职业规划等。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采用课堂讲授+情景模拟+新概念作业+心理影片+心理测试+团体活动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突出实践与体验。 |
采用课堂讲授+情景模拟+新概念作业+心理影片+心理测试+团体活动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
36 |
10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包括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与发布等,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
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与信息安全、Windows7入门、Word2010文字处理、Execl2010电子表格、PowerPoint2010演示文稿等。 |
采用项目案例+上机实操训练相结合 |
144 |
(二)专业技能课
1.专业核心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汽车文化 |
了解汽车诞生与发展的过程,以及我国汽车发展现状与目标、常见车型及国内汽车厂商 ;掌握汽车的功能、组成、特点等基本知识 ;能叙述汽车品牌与车型文化,会识别汽车的类型、产品型号及代码含义 |
36 |
2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 |
了解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掌握发动机维护的基础知识,能够拆卸、装配发动机 |
108 |
3 |
汽车底盘构造与拆装 |
了解汽车底盘各系统、总成和部件的结构、功用,掌握底盘维护的基础知识,能够拆-卸、装配汽车底盘各总成 |
108 |
4 |
汽车车身电气设备检修 |
掌握汽车照明、仪表、中控门锁、天窗、喇叭、雨刮器、安全气囊等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能正确运用汽车电路图、 维修手册, 能正确使用汽车电气设备维修基本工具、设备拆卸、检查、装配车身电气设备各总成部件,能排除汽车车身电气设备常见故障 |
108 |
5 |
汽车车身电气系统拆装 |
掌握汽车车身电气、空调等相关知识,了解车身电气系统各传感器的作用、安装位置及线束的走向,能按规范拆装主要汽车车身电气系统 |
108 |
6 |
汽车材料与金属加工 |
了解汽车常用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性能及用途,掌握本专业常用金属材料的规格、性能和改善性能的方法,初步具有选用本专业金属材料的能力;了解汽车常用非金属材料的性能及用途,以及汽车常用运行材料的牌号、性能及应用等 ;初步具有选用本专业非金属材料和汽车运行材料的能力 |
72 |
7 |
汽车钣金工艺 |
掌握汽车常用钣金件的放样、成形、矫正、焊接、修理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能依照规范使用钣金工具和设备 ;具备手工成形的基本技能,初步掌握气体保护焊、电阻点焊、钎焊的基本技能 |
180 |
8 |
汽车涂装基础 |
了解汽车制造涂装的工艺过程,初步掌握修补喷涂常用设备的使用与日常维护方法,能够进行基本的汽车修补涂装作业,掌握打磨、原子灰刮涂、喷涂设备使用和维护等基本操作技能 |
180 |
9 |
新能源汽车构造与原理 |
了解“电池、电机、电控”为重点的电动汽车核心技术部件的结构及原理 |
108 |
2.培训课程
学考技能测试培训
3.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汽车车身修复专业最后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是对所学知识技能进行的一次综合性实践,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顶岗实习, 使学生了解汽车维修企业组织机构、 相关岗位的工作内容,掌握汽车维修生产中常用工具、量具、仪表和设备等的使用方法,进一步熟练操作技能, 提高社会认识和社会交往的能力, 学习企业在职人员的优秀品质和敬业精神, 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 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 为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课程类别 |
课程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分配 |
各学期学时分配 |
|||||||||
总学时 |
理论 |
实训 |
1 |
2 |
3 |
4 |
5 |
6 |
||||||
公共基础课 |
公共必修课程 |
1 |
职业生涯规划 |
2 |
36 |
36 |
2 |
|||||||
2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2 |
36 |
36 |
2 |
|||||||||
3 |
经济政治与社会 |
2 |
36 |
36 |
2 |
|||||||||
4 |
哲学与人生 |
2 |
36 |
36 |
2 |
|||||||||
5 |
语文 |
12 |
216 |
168 |
48 |
4 |
4 |
2 |
2 |
|||||
6 |
数学 |
12 |
216 |
168 |
48 |
4 |
4 |
2 |
2 |
|||||
7 |
英语 |
12 |
216 |
168 |
48 |
4 |
4 |
2 |
2 |
|||||
8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8 |
144 |
36 |
108 |
4 |
4 |
|||||||
9 |
体育与健康 |
10 |
180 |
18 |
162 |
2 |
2 |
2 |
2 |
2 |
||||
10 |
公共艺术 |
2 |
36 |
18 |
18 |
1 |
1 |
|||||||
11 |
历史 |
4 |
72 |
64 |
8 |
2 |
2 |
|||||||
12 |
基础化学 |
3 |
54 |
36 |
18 |
3 |
||||||||
限定选修课程 |
1 |
物理 |
4 |
72 |
54 |
18 |
2 |
2 |
||||||
2 |
职业素养 |
2 |
36 |
18 |
18 |
2 |
||||||||
3 |
劳动教育 |
1 |
18 |
2 |
16 |
1 |
||||||||
4 |
安全教育 |
1 |
18 |
8 |
10 |
1 |
||||||||
公共选修课程 |
1 |
心理健康教育 |
2 |
36 |
30 |
6 |
2 |
|||||||
2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2 |
36 |
30 |
6 |
2 |
||||||||
公共基础课小计 |
83 |
1494 |
962 |
532 |
25 |
22 |
18 |
14 |
4 |
|||||
专业课 |
专业基础课程 |
1 |
汽车文化 |
3 |
54 |
36 |
18 |
3 |
||||||
2 |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 |
6 |
108 |
72 |
36 |
6 |
||||||||
3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 |
6 |
108 |
72 |
36 |
3 |
3 |
|||||||
4 |
汽车底盘构造与拆装 |
6 |
108 |
72 |
36 |
3 |
3 |
|||||||
5 |
汽车电气构造与拆装 |
6 |
108 |
72 |
36 |
3 |
3 |
|||||||
专业核心课程 |
1 |
汽车构造与拆装 |
6 |
108 |
36 |
72 |
6 |
|||||||
2 |
汽车钣金工艺 |
10 |
180 |
36 |
144 |
2 |
2 |
3 |
2 |
|||||
3 |
汽车涂装工艺 |
10 |
180 |
36 |
144 |
2 |
2 |
3 |
2 |
|||||
4 |
新能源汽车构造与原理 |
6 |
108 |
36 |
72 |
6 |
||||||||
5 |
汽车材料与金属加工 |
4 |
72 |
18 |
54 |
4 |
||||||||
培训课程 |
学考技能测试培训 |
4 |
72 |
72 |
4 |
|||||||||
小计 |
67 |
1206 |
486 |
720 |
6 |
10 |
13 |
15 |
21 |
0 |
||||
毕业实习 |
30 |
540 |
30 |
540 |
540 |
30 |
||||||||
合计 |
180 |
3240 |
1448 |
1792 |
31 |
32 |
31 |
29 |
25 |
30 |
说明:
(1 )总学时为3240,公共基础课课时为1494学时,占46.11%;实训课时为1792,占总学时的55.31%。
(2)本表不含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及素养课教学安排,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我校汽修专业教师队伍水平显著提高。现拥有汽修专任教师11名(均为本科学历,其中高级职称4人)、“双师型”教师9名,“双师型”教师的比例81.2%,引进行业企业兼职教师5名。专业带头人2人,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初步建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精湛,教学水平高的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
(二)教学设施
本专业配备有校内实训实习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
1.校内实训实习室
校内实训实习有汽车电工电子实训室、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室、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实训室、汽车发动机电器与控制系统检修实训室、汽车车身电气设备检修实训室、汽车整车实训场、汽车涂装实训室等。
2.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有柘荣三发汽车修配厂、柘荣繁星汽配厂、上汽乘用车福建分公司宁德基地等10余家汽修企业,基本满足专业教学实训实习要求,设备配置能满足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的现场教学和实训项目的开展,让学生有机会深入生产一线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 按程序选用教材,公共基础课程必需选用国家规划教材,专业课程必需选用国规教材、课改教材、国规配套、教育部推荐配套教材等。
2.图书文献配备 适用印刷图书生均不少于30册;报刊种类80种以上;教师阅览(资料)室和学生阅览室的座位数应分别按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的20%和学生总数的10%设置。
3.数字资源配备 要具备能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施现代远程职业教育及学校管理信息化所需的软、硬件设施、设备。其中,学校计算机拥有数量不少于每百生15台。校园内无线网络全覆盖,加快建成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建设能过满足多样化急需的课程资源,创新服务供给模式,服务学生终身学习。
(四)教学方法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主要采取教师讲授、课堂提问与班级讨论或分组讨论的方法,同时辅以角色扮演、自主探究等;体育与健康课程以游戏法、竞赛法为主;公共艺术课程以情境教学法为主;专业技能课的教学要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以具有代表性的汽车运用与维修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课程知识、能力、素质目标设计教学项日和任务,以汽车钣金、汽车喷漆、汽车定损、汽车维修业务接待等的实际工作流程展开教学,贴近汽车运用与维修实际,“教、学、做” 相结合,突出技能培养。
根据现代企业发展的新需求,构建了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工作任务为导向、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实习学做合一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一体化,三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和研究性教学,可采取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方法,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革命。
(五)学习评价
教学评价拟建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评价体系,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考核工作,共同制订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重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与评价。教学评价采用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和企业专家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教学评价包括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关键能力三个方面的评价,权重可自行设计,各专项评价所采用的考核方式分別为专业知识的评价主要采取笔试的形式进行考核;专业技能的评价主要采取实际操作的形式进行考核,以课程在企业生产实际中比较典型和常见的工作任务作为考核内容(可以单人完成任务的方式考核或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方式进行考核);关键能力的评价主要以学生平时的综合表现进行考核,涉及情感、态度、意识、习惯、方法、合作和创新等,涵盖出動及仪容仪表、学习态度、计划可行性、工作态度与习惯、发现问题的敏捷性、处理问题的及时性、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考核。
(六)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第一生命线。教学质量管理要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质量管理方式;要依据本标准的要求制订本专业教学计划,配备师资、教材、教学资料和实训资源。制定校内实训课程管理规定,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分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方法»加强教学过程性质量监控和考核评价, 依据专业核心课的标准评价教学水平。严格考试纪律,严把学生毕业关,严禁“清考”行为。
九、毕业要求
学生通过规定年限的学习,须修满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时学分,完成规定的教学活动(包括实训实习)。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方可取得毕业证。
十、附录
教学进度安排表(见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三年制)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700209)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职业面向
序号 |
对应职业(岗位) |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
专业(技能)方向 |
主要接续专业 |
1 |
汽车维修工 |
汽车维修工(四级) |
1.新能源汽车修理 |
高职: 新能源汽车汽车运用与维修等;本科:汽车服务工程 |
2 |
机动车检测工 |
机动车检测工(四级) |
2.新能源汽车检测 |
说明,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专业(技能)方向取得1或2个证书。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汽车机械、汽车电气、新能源汽车构造等知识,具备新能源汽车常规系统、高压系统、充电桩的维护和基本检修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新能源汽车维护、检修等工作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基本职业素养、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
基本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 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 。
3.吃苦耐労,工作责任感强,工作执行力强。
4.具备较强的获取信息、分析判断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5.具有积极的职业竞争和服务的意识。
6.具有较强的安全文明生产与节能环保的意识。
知识要求
1 . 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
2.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器、空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掌握汽车机械基础知识,并能进行简单的钳工作业。
4. 掌握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知识, 能识读汽车电路图, 并能进行简单电器零部件的检测。
5.能够阅读简单的汽车维修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汽车维修技术资料。
6.能进行汽车维护作业。
7.能完成汽车发动机、手动变速器总成大修及部件检修。
8. 能完成汽车制动系统、 悬架转向系统总成及部件检修。
9.能完成汽车车身电器系统、空调系统总成及部件检修。
10.能完成汽车发动机电器及控制系统总成及部件检修。
l1.具有制订和实施简单维修作业方案的能力,能分析、排除车辆常见的简单故障。
12. 能对本人完成的维修作业内容进行维修质量检验和评价 。
13.能通过语言表达使客户清楚维修作业的目的和为客户提供用车建议;能通过语言或书面表达方式就工作任务与合作人员或部门之间进行沟通。
14.掌握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电机驱动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的检修,并会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整车故障诊断与排除。
能力要求
(1)职业能力
A.职业核心能力
①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②具备专业必须的机械、电工电子、电力电子等技术应用能力;
③具备正确使用外语专业资料的能力。
B.职业岗位能力
①掌握新能源汽车构造原理和维修诊断知识与技能;
②掌握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知识与技能;
③具有安全、文明生产和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2)方法能力
①制定工作计划能力
②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③独立学习新技术的能力;
④评估总结工作结果能力。
(3)社会能力
①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
②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和沟通能力;
③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历史,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实训实习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 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一)公共基础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 |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学时 |
1 |
思政课 |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职业精神、法治意识、健全人格和公共参与。 |
思想政治课程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部分构成。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四部分内容。拓展模块为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拓展和补充。 |
案例教学法、课堂讲授法、讨论式教学法、视频观摩互动法、案例教学法 |
144 |
2 |
语文 |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其任务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化关键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接受人类进步文化,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
学生通过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及语文综合实践等活动,在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几个方面都获得持续发展,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 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涵养职业精神,为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提供支撑。 |
采用小组讨论、角色体验等教学方式,利用翻转课堂模式,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 |
216 |
3 |
数学 |
1、获得学习中等职业教育其他课程及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理解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所涉及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及关联;了解数学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 2、在学习活动中,通过体验、感受、探究、应用的过程,提高运算求解、逻辑推理、空间想象、数据处理等基本数学能力,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主要是来自于生活实际及与专业相关的简单的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考、数学表达、数学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体会数学课程中知识内容所蕴涵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及其在数学思考中的积极作用。 3、具有对现实世界中数学现象的好奇心,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审美情趣。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
数学课程要精选最基本的和应用最广泛的数学内容,体现近现代数学思想方法。要增加实际应用、问题探究、数学文化等内容,并采用整体规划与局部调整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基础和拓展两部分简明合理的内容结构。 数学课程必须删除繁杂的运算与人为的技巧,必须提出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逻辑推理、空间想象等能力要求,要适度加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所学专业相关的数学应用意识,适度加强计算器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
多媒体; 案例分析。 |
216 |
4 |
英语 |
英语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 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 1.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教学时数为128~144学时。 2.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教学时数为54~72学时。 3. 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做统一规定。 |
多媒体;视频、音频教学;小组讨论。 |
216 |
5 |
音乐 |
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理解音乐、体验音乐情感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 本课程以审美为主线,以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为基础,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 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掌握多方面的音乐表现形式、音乐体裁等知识,从学生审美和艺术修养的实际出发,旨在提高本校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第一部分声乐、第二部分器乐和第三部分舞剧、音乐剧、 流行音乐构成。 1.第一部分声乐有六个模块,教学时数为17学时。 2.第二部分器乐有六个模块,教学时数为14学时。 3. 第三部分舞剧、音乐剧、流行音乐有四个模块,教学时数为16学时。 |
媒体;视频、音频教学; |
36 |
6 |
历史 |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与运用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史料实证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历史解释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 价值追求的目标。通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 |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特点、职业教育人才成长规律等,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掌握必备的历史知识,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
课堂讲授法、讨论式教学法、视频观摩互动法、案例教学法 |
72 |
7 |
物理 |
物理课程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科学,是其他自然科学和当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学生认识自然界和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物理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应用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同时,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中等职业教育物理课程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
物理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认识物理对科技进步,对文化、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帮助学生适应现代生产和现代生活;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多媒体;视频、音频教学;课堂讲授法、讨论式教学法、视频观摩互动法、案例教学法 |
72 |
8 |
体育与健康 |
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 1.身心健康目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2.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健身运动的基本技能、基本理论知识及组织比赛、裁判方法;能有序的、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并掌握处理运动损伤的方法; 3.终身体育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基本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
主要内容有体育与健康基本理论知识、大学体育、运动竞赛、体育锻炼和体质评价等。 1、中职学校体育、体育卫生与保健、身体素质练习与考核; 2、体育保健课程、运动处方、康复保健与适应性练习等; 3、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评。 充分反映和体现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内容和要求。 |
讲授、项目教学、分层教学。 |
180 |
9 |
心理健康教育 |
使中职生能够关注自我及他人的心理健康,树立起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学会和掌握心理调解的方法,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效预防中职生心理疾病和心理危机的发生,提升中职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中职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
主要内容为中职生自我认知、人际交往、挫折应对、情绪调控、个性完善,学会学习,恋爱认知和职业规划等。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采用课堂讲授+情景模拟+新概念作业+心理影片+心理测试+团体活动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突出实践与体验。 |
采用课堂讲授+情景模拟+新概念作业+心理影片+心理测试+团体活动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
36 |
10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包括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与发布等,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
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与信息安全、Windows7入门、Word2010文字处理、Execl2010电子表格、PowerPoint2010演示文稿等。 |
采用项目案例+上机实操训练相结合 |
144 |
(二)专业技能课
1.专业核心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新能源汽车概论 |
了解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和燃气汽车的类型、组成、原理及特点;掌握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驱动电机及其控制器、充电技术等关键技术;了解不同类型的新能源汽车车型,并能描述其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
108 |
2 |
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基础 |
了解安全用电常识,掌握直流电路的基本知识、直流电路、电容和电感、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等。 |
180 |
3 |
新能源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
了解汽车底盘各系统、总成和部件的结构、功用,掌握底盘维护的基础知识,能够拆-卸、装配汽车底盘各总成 |
108 |
4 |
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 |
掌握新能源汽车安全操作规程、纯电动汽车的结构和原理、混合动力汽车构造与原理、纯电动大巴车构造与原理等,能熟悉新能源汽车使用与维护。 |
108 |
5 |
新能源汽车构造与维修 |
了解纯电动(混合动力)汽车发展及分类,熟悉电动汽车基本构造及原理、掌握常见纯电动整车构造及原理、熟悉充电系统与充电设施、掌握常见故障诊断案例与排除。 |
72 |
6 |
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检修 |
了解汽车电气维修基础部分,包括电路的组成及基本物理量检测,传感器检测,基本变流电路,电机的拆装和维护,单片机应用基础,动力电池基础,高压安全操作及安全防护;掌握汽车电气系统检修部分,包括电源系统,启动系统,照明、仪表与信号系统,空调系统,辅助电器等的拆装与检修。 |
108 |
7 |
新能源汽车综合故障诊断 |
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常见故障,并学会排除;学会新能源的维护;掌握纯电动、混合动力的汽车常见故障与排除,了解其他类型新能源汽车故障与排除。 |
180 |
8 |
汽车安全与舒适系统检修 |
掌握汽车电子控制主动安全系统的检修、汽车空调系统的检修、汽车电子控制被动安全系统的检修、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检修、汽车防盗系统的检修、汽车定速巡航系统的检修6个项目的操作内容。会利用现代诊断和检测设备对汽车安全与舒适系统进行故障诊断、故障分析、零部件检测及维修更换等技能。 |
72 |
2.专业选修课
汽车车身修复
汽车涂装
2.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新能源汽车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最后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是对所学知识技能进行的一次综合性实践,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 。 通过顶岗实习, 使学生了解汽车维修企业组织机构、 相关岗位的工作内容及汽车维修生产的工作过程,掌握汽车维修生产中常用工具、量具、仪表和设备等的使用方法,进一步熟练操作技能, 提高社会认识和社会交往的能力, 学习企业在职人员的优秀品质和敬业精神, 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 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 初步具有上岗工作的能力 。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课程类别 |
课程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分配 |
各学期学时分配 |
||||||||
总学时 |
理论 |
实训 |
1 |
2 |
3 |
4 |
5 |
6 |
|||||
公共基础课 |
公共必修课程 |
1 |
职业生涯规划 |
2 |
36 |
36 |
2 |
||||||
2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2 |
36 |
36 |
2 |
||||||||
3 |
经济政治与社会 |
2 |
36 |
36 |
2 |
||||||||
4 |
哲学与人生 |
2 |
36 |
36 |
2 |
||||||||
5 |
语文 |
12 |
216 |
168 |
48 |
4 |
4 |
2 |
2 |
||||
6 |
数学 |
12 |
216 |
168 |
48 |
4 |
4 |
2 |
2 |
||||
7 |
英语 |
12 |
216 |
168 |
48 |
4 |
4 |
2 |
2 |
||||
8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8 |
144 |
36 |
108 |
4 |
4 |
||||||
9 |
体育与健康 |
10 |
180 |
18 |
162 |
2 |
2 |
2 |
2 |
2 |
|||
10 |
公共艺术 |
2 |
36 |
18 |
18 |
1 |
1 |
||||||
11 |
历史 |
4 |
72 |
64 |
8 |
2 |
2 |
||||||
12 |
化学 |
3 |
54 |
36 |
18 |
3 |
|||||||
限定选修课程 |
1 |
物理 |
4 |
72 |
54 |
18 |
2 |
2 |
|||||
2 |
职业素养 |
2 |
36 |
18 |
18 |
2 |
|||||||
3 |
劳动教育 |
1 |
18 |
2 |
16 |
1 |
|||||||
4 |
安全教育 |
1 |
18 |
8 |
10 |
1 |
|||||||
公共选修课程 |
1 |
心理健康教育 |
2 |
36 |
30 |
6 |
2 |
||||||
2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2 |
36 |
30 |
6 |
2 |
|||||||
公共基础课小计 |
83 |
1494 |
962 |
532 |
25 |
22 |
18 |
14 |
4 |
||||
专业课 |
专业基础课程 |
1 |
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基础 |
5 |
90 |
36 |
54 |
5 |
|||||
2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 |
6 |
108 |
72 |
36 |
3 |
3 |
||||||
3 |
汽车底盘构造与拆装 |
6 |
108 |
72 |
36 |
3 |
3 |
||||||
4 |
汽车电气构造与拆装 |
6 |
108 |
72 |
36 |
3 |
3 |
||||||
专业核心课程 |
1 |
新能源汽车维护 |
8 |
144 |
36 |
108 |
8 |
||||||
2 |
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系统构造与维修 |
6 |
108 |
36 |
72 |
3 |
3 |
||||||
3 |
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 |
6 |
108 |
36 |
72 |
6 |
|||||||
4 |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系统 |
6 |
108 |
36 |
72 |
6 |
|||||||
5 |
新能源汽车概论 |
6 |
108 |
72 |
36 |
6 |
|||||||
选修课课程 |
1 |
汽车钣金工艺 |
4 |
72 |
18 |
54 |
2 |
2 |
|||||
2 |
汽车涂装工艺 |
4 |
72 |
18 |
54 |
2 |
2 |
||||||
培训课程 |
学考技能测试培训 |
4 |
72 |
72 |
4 |
||||||||
小计 |
67 |
1206 |
504 |
702 |
5 |
8 |
12 |
16 |
26 |
0 |
|||
毕业实习 |
30 |
540 |
540 |
30 |
|||||||||
合计 |
180 |
3240 |
1466 |
1774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说明:
1.总学时3240。其中公共基础课程1494学时,占比约46.11%;专业技能课(含顶岗实习)1746学时,占比约53.89%。
2.总学分180。学分计算办法:第1至第5学期每学期16-18学时记1学分;军训、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1周记1学分,共3学分。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我校汽修专业教师队伍水平显著提高。现拥有汽修专任教师11名(均为本科学历,其中高级职称4人)、“双师型”教师9名,“双师型”教师的比例81.2%,引进行业企业兼职教师5名。专业带头人2人,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初步建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精湛,教学水平高的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
(二)教学设施
本专业配备有校内实训实习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
1.校内实训实习室
校内实训实习有汽车电工电子实训室、钳工实训室、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室、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实训室、汽车发动机电器与控制系统检修实训室、汽车车身电气设备检修实训室、汽车空调系统检修实训室、汽车维修业务接待实训室、汽车整车实训场、汽车综合实训室等。
2.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有柘荣三发汽车修配厂、柘荣繁星汽配厂等10余家汽修企业,基本满足专业教学实训实习要求,设备配置能满足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的现场教学和实训项目的开展,让学生有机会深入生产一线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 按程序选用教材,公共基础课程必需选用国家规划教材,专业课程必需选用国规教材、课改教材、国规配套、教育部推荐配套教材等。
2.图书文献配备 适用印刷图书生均不少于30册;报刊种类80种以上;教师阅览(资料)室和学生阅览室的座位数应分别按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的20%和学生总数的10%设置。
3.数字资源配备 要具备能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施现代远程职业教育及学校管理信息化所需的软、硬件设施、设备。其中,学校计算机拥有数量不少于每百生15台。校园内无线网络全覆盖,加快建成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建设能过满足多样化急需的课程资源,创新服务供给模式,服务学生终身学习。
(四)教学方法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主要采取教师讲授、课堂提问与班级讨论或分组讨论的方法,同时辅以角色扮演、自主探究等;体育与健康课程以游戏法、竞赛法为主;公共艺术课程以情境教学法为主;专业技能课的教学要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以具有代表性的汽车运用与维修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课程知识、能力、素质目标设计教学项日和任务,以汽车机修、汽车电器维修、汽车性能检测、汽车维修业务接待等的实际工作流程展开教学,贴近汽车运用与维修实际,“教、学、做” 相结合,突出技能培养。
根据现代企业发展的新需求,构建了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工作任务为导向、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实习学做合一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一体化,三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和研究性教学,可采取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方法,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革命。
(五)学习评价
教学评价拟建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评价体系,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考核工作,共同制订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重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与评价。教学评价采用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和企业专家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教学评价包括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关键能力三个方面的评价,权重可自行设计,各专项评价所采用的考核方式分別为专业知识的评价主要采取笔试的形式进行考核;专业技能的评价主要采取实际操作的形式进行考核,以课程在企业生产实际中比较典型和常见的工作任务作为考核内容(可以单人完成任务的方式考核或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方式进行考核);关键能力的评价主要以学生平时的综合表现进行考核,涉及情感、态度、意识、习惯、方法、合作和创新等,涵盖出動及仪容仪表、学习态度、计划可行性、工作态度与习惯、发现问题的敏捷性、处理问题的及时性、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考核。
(六)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第一生命线。教学质量管理要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质量管理方式;要依据本标准的要求制订本专业教学计划,配备师资、教材、教学资料和实训资源。制定校内实训课程管理规定,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分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方法»加强教学过程性质量监控和考核评价, 依据专业核心课的标准评价教学水平。严格考试纪律,严把学生毕业关,严禁“清考”行为。
九、毕业要求
学生通过规定年限的学习,须修满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时学分,完成规定的教学活动(包括实训实习)。且操行评定合格、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方可取得毕业证。
十、附录
教学进度安排表(见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药剂专业】
(三年制)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药剂(720301)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
职业类别 |
职业(岗位) |
职业资格要求 |
继续学习专业 |
|
药品营销 |
医药商品购销员 医药商品储运员 |
医药商品购销员(中级) 医药商品储运员(中级) |
高职: 1.药学 2.药品生产技术 3.药物制剂技术 4.药品质量与安全 5.药品经营与管理 |
本科: 1.药学 2.制药工程技术 |
药品物流 |
||||
临床调剂 |
西药药剂员 药房发药员 |
西药药剂员(中级) |
||
QC |
药物检验工 |
微生物检定工(中级)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必备的医药基础知识、医药商品知识、药事法规等知识,具备药品调配、药品零售、合理用药指导等能力,具有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及信息素养,能够从事药房辅助、医药商品购销、医药商品储运等工作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综合素质
(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
(2)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3)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
(4)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
(5)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
(6)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7)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技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能力;
(8)具有借助工具查阅中、英文技术资料的基础能力。
2.职业能力
(1)行业通用能力
①具有安全用药的责任感和诚信的职业道德,能按照药事法规进行药品处方调配与营销服务;
②掌握药物、药剂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处理处方调配和药品采购、销售、储存、物流管理等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③能按照专业工作程序进行技术操作,辨识和采购药品,储存和调配药品,并能进行药品营销;
④能对仪器、设备、工作环境等进行统筹处理;
⑤能进行良好的专业沟通,指导服务对象合理用药。
(2)职业特定能力:
①药品营销:具有药品采购、销售、质量检验、仓储管理的能力(中级);具有从事用药咨询服务和合理用药指导的能力(中级)。
②临床调剂:具有处方调配的能力(中级);具有药品采购、药品保管与养护的能力;具有医院常规制剂配制、质量检验的基本能力。
③药品物流:具有药品验收入库、仓储养护、物流加工、分拣与配送、信息服务的能力; 具有操作药品物流企业常用信息系统的能力。
④ QC:具有从事药品、食品等行业微生物检定的能力(中级);具备检验技术知识,工具设备知识,供试品、原材料、中间体性能知识等,能熟练把握药品微生物限度〔细菌和霉菌计数、大肠菌群、大肠杆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增菌培养和分离培养等〕常规检查操作方法;安全开展检验工作。
(3)跨行业职业能力:
①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②具有企业管理及生产现场管理的基础能力。
③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础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思想政治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历史,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实训实习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 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一)公共基础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课时) |
课程目标 |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
1 |
思政课 (144) |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职业精神、法治意识、健全人格和公共参与。 |
思想政治课程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部分构成。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四部分内容。拓展模块为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拓展和补充。 |
2 |
语文 (216) |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其任务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化关键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接受人类进步文化,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
学生通过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及语文综合实践等活动,在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几个方面都获得持续发展,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 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涵养职业精神,为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提供支撑。 |
3 |
数学 (216) |
1、获得学习中等职业教育其他课程及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理解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所涉及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及关联;了解数学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 2、在学习活动中,通过体验、感受、探究、应用的过程,提高运算求解、逻辑推理、空间想象、数据处理等基本数学能力,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主要是来自于生活实际及与专业相关的简单的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考、数学表达、数学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体会数学课程中知识内容所蕴涵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及其在数学思考中的积极作用。 3、具有对现实世界中数学现象的好奇心,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审美情趣。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
数学课程要精选最基本的和应用最广泛的数学内容,体现近现代数学思想方法。要增加实际应用、问题探究、数学文化等内容,并采用整体规划与局部调整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基础和拓展两部分简明合理的内容结构。 数学课程必须删除繁杂的运算与人为的技巧,必须提出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逻辑推理、空间想象等能力要求,要适度加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所学专业相关的数学应用意识,适度加强计算器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
4 |
英语 (216) |
英语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 1.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教学时数为128~144学时。 2.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教学时数为54~72学时。 3.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做统一规定。 |
5 |
音乐 (36) |
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理解音乐、体验音乐情感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 本课程以审美为主线,以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为基础,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 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掌握多方面的音乐表现形式、音乐体裁等知识,从学生审美和艺术修养的实际出发,旨在提高本校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第一部分声乐、第二部分器乐和第三部分舞剧、音乐剧、 流行音乐构成。 1.第一部分声乐有六个模块,教学时数为17学时。 2.第二部分器乐有六个模块,教学时数为14学时。 3. 第三部分舞剧、音乐剧、流行音乐有四个模块,教学时数为16学时。 |
6 |
历史 (72) |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与运用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史料实证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历史解释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 价值追求的目标。通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 |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特点、职业教育人才成长规律等,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掌握必备的历史知识,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
7 |
物理 (72) |
物理课程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科学,是其他自然科学和当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学生认识自然界和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物理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应用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同时,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中等职业教育物理课程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
物理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认识物理对科技进步,对文化、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帮助学生适应现代生产和现代生活;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8 |
体育与健康 (180) |
体育课程是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 1.身心健康目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2.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健身运动的基本技能、基本理论知识及组织比赛、裁判方法;能有序的、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并掌握处理运动损伤的方法; 3.终身体育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基本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
主要内容有体育与健康基本理论知识、大学体育、运动竞赛、体育锻炼和体质评价等。 1、中职学校体育、体育卫生与保健、身体素质练习与考核; 2、体育保健课程、运动处方、康复保健与适应性练习等; 3、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评。 充分反映和体现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内容和要求。 |
9 |
心理健康教育(36) |
使中职生能够关注自我及他人的心理健康,树立起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学会和掌握心理调解的方法,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效预防中职生心理疾病和心理危机的发生,提升中职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中职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
主要内容为中职生自我认知、人际交往、挫折应对、情绪调控、个性完善,学会学习,恋爱认知和职业规划等。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采用课堂讲授+情景模拟+新概念作业+心理影片+心理测试+团体活动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突出实践与体验。 |
10 |
计算机应用基础 (144) |
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包括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与发布等,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
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与信息安全、Windows7入门、Word2010文字处理、Execl2010电子表格、PowerPoint2010演示文稿等。 |
11 |
基础化学 (144) |
本课程主要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两大部分的内容。其中:无机化学部分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无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有机化学部分主要是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 |
掌握溶液的组成、性质及相关问题的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等无机化学基础知识及了解其在药学中的应用;有机化学部分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熟悉部分在药物中的性质反应;了解部分有机化合物的毒性。让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理化性质的关系,培养学生从事药品检测、药品养护等一线岗位时具备有一定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同时为后续的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相关课程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
(二)专业核心课与选修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课时) |
主要内容 |
能力要求 |
1 |
微生物与免疫学 (108) |
1.微生物检验的基本要求 2.观察微生物形态 3.观察微生物群体形态 4.保藏微生物菌种 5.测定细菌内毒素 6.微生物法测定抗生素效价 7.检查药品内的微生物 8.病原微生物基础知识 9.人体免疫学基础知识 10.人体寄生虫基础知识 |
1.掌握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安全要求,确保微生物检验安全有效; 2. 熟悉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掌握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能观察微生物形态; 3. 掌握观察微生物群体形态的方法,能通过观察各类微生物生长现象能正确地判断结果; 4.熟悉保藏微生物菌种的三种方法,掌握技术操作; 5.熟悉测定细菌内毒素的原理及方法; 6. 学会抗生素效价的微生物测定管碟法的操作,抗生素效价的微生物测定结果计算和判定; 7. 学会非规定灭菌药物内微生物总数的检查技术,学会非规定灭菌药物内控制菌的检查技术; 8.熟悉常见的致病性病毒的性状与防治措施; 9.了解人体免疫学基础知识; 10.了解人体寄生虫基础知识。 |
2 |
解剖生理学基础 (180) |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细胞 第3章 基本组织 第4章 运动系统 第5章 神经系统 第6章 内分泌系统 第7章 消化系统 第8章 呼吸系统 第9章 泌尿系统 第10章 生殖系统 第11章 循环系统 第12章 感觉器官 第13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第14章人体胚胎早期发育 第15章 人体衰老 |
1.掌握人体的组成和重要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及重要的生理常数; 2.熟悉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了解人体发生、发展和衰老过程及人体功能的调节。 4.能在标本上指出重要组织、器官的名称。 |
3 |
药物化学 (108) |
1.麻醉药 2.镇静催眠药、抗癫痫病药和抗精神失常药 3.解热镇痛药及非甾体抗炎药 4.镇痛药 5.中枢兴奋药及利尿药 6.拟胆碱药和抗胆碱药 7.抗组胺药 8.心血管系统药 9.抗寄生虫药 10.抗感染药 11.抗生素类药 12.激素类药 13.抗肿瘤药 14.维生素类药 15.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效的关系 |
1.熟悉常用药物的法定名称、结构特点、主要用途和贮存原则。 2.掌握常用化学药物的理化性质。 3.能根据常用化学药物的结构特点分析药物的理化性质。 4.了解典型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效的关系。 5.能根据药物的性质正确贮存保管药物。 |
4 |
药物分析技术基础 (108) |
1.概述 2.误差与分析数据的处理 3.化学分析法 4.仪器分析法 5.制剂分析 |
1掌握定量分析中误差、有效数字及其运算等知识。 2.理解滴定反应的条件及方式、标准溶液的配制及表示、滴定分析法的相关计算。 3.掌握五种滴定分析方法。 4.掌握常见几种仪器分析方法。 5.熟悉制剂分析方法。 |
5 |
药理学 (108) |
1.药理学概论 2.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3.周围神经系统药物 4.循环、血液、造血系统药物 5.呼吸、消化、泌尿和生殖系统药物 6.内分泌系统药物 7.化学治疗药 |
1.掌握药效学和药动学基本知识。 2.掌握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3.掌握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4.了解重点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相互作用。 |
6 |
药事管理与法规 (72) |
1.药事管理体制 2.药师与执业药师制度 3.药品管理法及药品管理实施条例 4.药品生产管理 5.药品经营管理 6.医疗机构药事管理 7.药品包装、广告、价格管理 8.新药管理 9.特殊管理药品管理 10.药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 11.药品不良反应检测 12.中药管理 13.保健食品注册管理法规 14.医疗器械管理法规 |
1.了解我国药事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 2.熟悉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的相关法律、法规。 3.能运用药事管理法律、法规指导相关工作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4.能识别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
7 |
中医药学基础 (108) |
1.中医基础理论 2.病因与病机 3.诊法与辩证 4.中药基础知识 5.常用中药 6.常用方剂与中成药 |
1.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知道常见用药禁忌。 2.知道汤剂的煎煮方法和服用方法。 3.熟悉常用中药的名称、主要功效、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4.熟悉常用方剂的功效主治和使用注意。 5.有一定指导合理选用中药、中成药的能力。 |
8 |
常见病用药指导 (108) |
1.诊断学基础知识 2.呼吸系统疾病 3.循环系统疾病 4.消化系统疾病 5.泌尿系统疾病 7.血液与造血系统疾病 8.营养、内分泌系统与代谢障碍性疾病 9.结缔组织与风湿性疾病 10.神经系统疾病 11.中毒性疾病 12.生殖系统疾病 13.传染性疾病 14.皮肤病 15.性传播性疾病 16.眼、耳鼻喉与口腔疾病 |
1.能正确介绍10种以上常见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常用治疗药品(以非处方药为主)。 2.能正确对病荐药,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
9 |
医院与药店药品管理技能 (108) |
1.医院药品管理基本知识 2.门诊药房处方调配技能3.住院药房药品调配技能 4.中药处方调配技能 5.中药的煎煮与服用方法 6.医院药房管理技能 7.医院中药房管理技能 8.医院药品采购技能 9.医院药库的管理技能 10.医院中药库的管理技能 11.开办药店技能 12.药店药品的采购技能 13.药品验收技能 14.药店药品储存与养护技能 15.药店药品的销售技能 16.连锁药店药品管理技能 17.非处方药的管理 |
1.掌握医院药品管理基本知识。 2.能正确调配处方。 3.能正确煎煮中药。 4.具有药房管理的基本技能。 5.具有医院药品采购的基本技能。 6.具有药库管理的基本技能。 7.掌握药店开办的基本知识和程序。 8.具有药店药品采购的基本技能。 9.具有药品储存与养护基本技能。 10.能从事药店药品销售工作。能进行药品的经济核算。 11.了解连锁药店管理的基本知识。 12.了解非处方药的管理知识。 |
10 |
药品营销技术 (108) |
1.药品市场营销概述 2.药品市场 3.药品市场营销环境 4.药品市场分析与客户管理 5.药品市场调查与市场预测 6.药品企业战略规划与竞争分析 7.药品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营销 8.药品营销策略 9.药品市场营销管理 10.医院和药店的药品营销 11.药品营销人员职业素质与职业道德 |
1.了解药品市场营销的组织、实施等基本知识。 2.熟悉药品市场营销的运作流程。 3.掌握药品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知识。 4.能按药品营销操作规程正确销售和采购药品。 5.具有一定药品市场营销的分析和运作能力。 6.能正确进行调价操作。 7.能按药品性质和管理要求陈列和保管药品。 8.能正确进行简单的商业计算、盘点与结算,会使用收银机。 9.掌握医药商业服务规范。 |
11 |
GSP实务 (108) |
1.GSP概述 2.管理职责 3.人员与培训 4.设施与设备 5.进货 6.验收与检验 7.储存与养护 8.出库与运输 9.销售与售后服务 |
1.掌握GSP的主要内容及实施。 2.掌握质量管理体系概念、运行、信息处理及考核管理,质量管理组织及机构的职能和职责。熟悉质量管理文件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3.熟悉人员素质和职责。 4.掌握GSP对设施设备的要求及配置原则。熟悉环境与场所的知识,仓库的管理及其他设备设施的验收。 5.掌握GSP对进货的要求。熟悉药品的进货方式、药品进货的因素、供应商的审计和选择;熟悉合同的要求、内容和质量条款;熟悉新品种的经营,首营企业的审核、首营品种的经营;熟悉进货记录和质量评审,药品质量问题的责任划分和处理。 6.掌握GSP对验收与检验的要求,验收的方式、程序和内容,检验的范围、标准和程序。熟悉入库的程序和作业,知道拒收的条件。 7.掌握GSP对储存与养护的要求。熟悉库区、货位的分管,药品养护的因素和内容及医药商品的分类保管和养护。了解在库质量检验。 8.掌握GSP对出库与运输的要求。 熟悉药品的分类、仓储管理和出库管理、运输管理机构及职责。了解运输工作的内容。 9.掌握GSP对药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的要求。熟悉销售规程,售后服务、药品广告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药品广告的审查制度,熟悉药品不良反应的概念和ADR监测体系和运作。 |
12 |
医药物流基础 (108) |
1.医药物流概述 2.医药物流活动构成 3.医药物流信息技术 4.医药物流管理 5.第三方物流与配送中心 6.医药物流企业运作 7.电子商务与医药物流 |
1. 1.理解物流的基本概念、分类及活动过程;了解我国医药物流的现状、主要模式及发展趋势。 2. 2.掌握医药物流的基本业务的概念、作用、特点。熟悉各基本业务的主要内容、运作程序和管理方法;了解运输、验收仓储、装卸搬运、包装与物流加工等基本业务在物流中的作用。 3.了解常见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在医药物流活动中的应用。熟悉医药物流中几种常用的物流信息技术。会使用常用的模拟物流软件进行物流管理。 4.掌握医药物流供应链管理的概念、特点及主要内容;掌握物流成本控制的方法,熟悉影响物流成本的因素及物流成本管理策略;掌握医药冷链的有关术语和医药冷链管理的操作程序。 5.了解医药第三方物流的特征及发展趋势。了解配送中心的功能及经营管理。 6.熟悉医药物流企业的基本运作流程与管理。 7.了解医药电子商务与物流的衔接模式。 |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课程类别 |
课程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分配 |
各学期学时分配 |
||||||||
总学时 |
理论 |
实训 |
1 |
2 |
3 |
4 |
5 |
6 |
|||||
公共基础课 |
公共必修课程 |
1 |
职业生涯规划(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2 |
36 |
36 |
2 |
||||||
2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2 |
36 |
36 |
2 |
||||||||
3 |
经济政治与社会 |
2 |
36 |
36 |
2 |
||||||||
4 |
哲学与人生 |
2 |
36 |
36 |
2 |
||||||||
5 |
语文 |
12 |
216 |
168 |
48 |
4 |
4 |
2 |
2 |
||||
6 |
数学 |
12 |
216 |
168 |
48 |
4 |
4 |
2 |
2 |
||||
7 |
英语 |
12 |
216 |
168 |
48 |
4 |
4 |
2 |
2 |
||||
8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8 |
144 |
36 |
108 |
4 |
4 |
||||||
9 |
体育与健康 |
10 |
180 |
18 |
162 |
2 |
2 |
2 |
2 |
2 |
|||
10 |
公共艺术 |
2 |
36 |
18 |
18 |
1 |
1 |
||||||
11 |
历史 |
4 |
72 |
64 |
8 |
2 |
2 |
||||||
12 |
基础化学 |
8 |
144 |
72 |
72 |
4 |
4 |
||||||
限定选修课程 |
1 |
物理 |
4 |
72 |
54 |
18 |
2 |
2 |
|||||
2 |
职业素养 |
2 |
36 |
18 |
18 |
2 |
|||||||
3 |
劳动教育 |
1 |
18 |
2 |
16 |
1 |
|||||||
4 |
安全教育 |
1 |
18 |
8 |
10 |
1 |
|||||||
公共选修课程 |
1 |
心理健康教育 |
2 |
36 |
30 |
6 |
2 |
||||||
2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2 |
36 |
30 |
6 |
2 |
|||||||
公共基础课小计 |
88 |
1584 |
998 |
586 |
26 |
26 |
18 |
14 |
4 |
||||
专业技能课 |
专业基础课 |
1 |
解剖学基础 |
4 |
72 |
54 |
18 |
4 |
|||||
2 |
生理学基础 |
4 |
72 |
54 |
18 |
4 |
|||||||
3 |
常见病用药指导 |
4 |
72 |
36 |
36 |
4 |
|||||||
4 |
微生物与免疫学 |
6 |
108 |
36 |
72 |
6 |
|||||||
专业核心课 |
1 |
中医药学基础 |
6 |
108 |
72 |
36 |
6 |
||||||
2 |
药物分析技术基础 |
6 |
108 |
36 |
72 |
6 |
|||||||
3 |
药事管理与法规 |
4 |
72 |
36 |
36 |
4 |
|||||||
4 |
药物化学 |
6 |
108 |
54 |
54 |
6 |
|||||||
5 |
药理学 |
6 |
108 |
54 |
54 |
6 |
|||||||
专业核心课小计 |
46 |
828 |
432 |
396 |
4 |
4 |
12 |
16 |
10 |
||||
专业选修课 |
1 |
GSP实务 |
2 |
36 |
30 |
6 |
2 |
||||||
2 |
医院与药店药品管理技能 |
4 |
72 |
36 |
36 |
4 |
|||||||
3 |
药品营销技术 |
4 |
72 |
36 |
36 |
4 |
|||||||
4 |
医药物流基础 |
6 |
108 |
36 |
72 |
6 |
|||||||
小计 |
16 |
288 |
138 |
150 |
16 |
||||||||
顶岗实习 |
顶岗实习 |
30 |
540 |
540 |
30 |
||||||||
小计 |
30 |
540 |
540 |
30 |
|||||||||
合计 |
180 |
3240 |
1568 |
1672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注:1.总学时3240。其中公共基础课程1584学时,占比约48.89%;专业技能课(含顶岗实习)1656学时,占比约51.11%。
2.总学分180。学分计算办法:第1至第5学期每学期16-18学时记1学分;军训、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1周记1学分,共3学分。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5人,研究生学历2人,本科学历23人;副高4人,中级职称15人,初级职称6人,双师型教师19人,双师型比例占76%。
2.专业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专业能力,能够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具有信息化教学能力。
(二)、实训(实验)基本条件
1.校内实训条件
现有校内实训条件,以每班40名学生为基准,校内实训(实验)教学功能室配置如下:
1). 药物分析实训室(以一个标准40人配套)一间
序号 |
设备名称 |
单位 |
基本配置 |
适用范围 |
1 |
高效液相 |
1 |
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要求 |
用于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使用 |
2 |
气相 |
1 |
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要求 |
|
3 |
pH计 |
25 |
/ |
|
4 |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 |
20 |
/ |
|
5 |
分析天平 |
40 |
/ |
|
6 |
电子天平 |
25 |
/ |
|
7 |
溶出度仪 |
5 |
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要求 |
|
8 |
层流洁净工作台 |
1 |
/ |
|
9 |
水分测定仪 |
1 |
/ |
|
10 |
永停滴定仪 |
2 |
/ |
|
11 |
熔点测定仪 |
2 |
/ |
|
12 |
澄明度检查仪 |
2 |
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要求 |
|
13 |
微粒分析仪 |
2 |
/ |
|
14 |
药物光照实验仪 |
1 |
/ |
|
15 |
超声波清洗仪 |
1 |
/ |
|
16 |
移动式消毒柜 |
1 |
/ |
|
17 |
自动旋光仪 |
2 |
/ |
|
18 |
水浴锅 |
10 |
/ |
|
19 |
马弗炉 |
1 |
/ |
|
20 |
水浴锅 |
4 |
/ |
|
21 |
真空泵 |
4 |
/ |
|
22 |
油浴锅 |
4 |
/ |
|
23 |
搅拌器 |
4 |
/ |
|
24 |
常用分析玻璃仪器 |
25 |
/ |
2). 微生物实训室
序号 |
设备名称 |
单位 |
基本配置 |
适用范围 |
1 |
光学显微镜 |
48 |
/ |
用于微生物实验教学使用 |
2 |
电视显微镜 |
1 |
/ |
|
3 |
培养箱 |
2 |
/ |
|
4 |
灭菌器 |
3 |
手提式 |
|
5 |
层流洁净工作台 |
1 |
/ |
|
6 |
电冰箱 |
1 |
/ |
|
7 |
霉菌培养箱 |
1 |
/ |
|
8 |
彩色电视机 |
1 |
/ |
|
9 |
移液器 |
1 |
/ |
|
10 |
电泳仪 |
1 |
/ |
|
11 |
水浴锅 |
3 |
/ |
|
12 |
紫外杀菌灯 |
4 |
/ |
|
13 |
空调器 |
1 |
/ |
|
14 |
离心机 |
4 |
/ |
|
15 |
玻璃仪器 |
25 |
/ |
3). 药品营销实训、医院调剂实训
序号 |
设备名称 |
单位 |
基本配置 |
适用范围 |
1 |
收银机 |
5 |
/ |
用于药品营销实训、医院调剂实训教学使用 |
2 |
中药切片机 |
25 |
/ |
|
3 |
药店管理系统 |
1 |
/ |
|
4 |
超市双面货架 |
4 |
/ |
|
5 |
超市单面货架 |
4 |
/ |
|
6 |
超市端架 |
2 |
/ |
|
7 |
处方药玻璃柜台 |
8 |
/ |
|
8 |
处方药玻璃陈列柜 |
8 |
/ |
|
9 |
中药饮片柜 |
4 |
/ |
|
10 |
中药调剂台 |
1 |
/ |
|
11 |
防盗磁感应门 |
2 |
/ |
|
12 |
超市篮 |
10 |
/ |
|
13 |
超市推车 |
5 |
/ |
|
14 |
中药精品柜台 |
4 |
/ |
|
15 |
收银台 |
2 |
/ |
|
16 |
特价车 |
1 |
/ |
|
17 |
白板 |
1 |
/ |
|
18 |
条码标签机 |
1 |
/ |
|
19 |
POS机、扫码枪、小票打印机(套) |
2 |
/ |
|
20 |
温湿度记录仪 |
4 |
/ |
|
21 |
中药称量粉碎工具 |
各一个 |
/ |
|
22 |
全自动中药煎药包装一体机 |
1 |
/ |
|
23 |
中药包装袋 |
1 |
/ |
|
24 |
促销卡 |
50 |
/ |
|
25 |
物价签 |
1000 |
/ |
|
26 |
手工打码枪 |
2 |
/ |
4)分析天平实训室一间
5)无机化学实验室、有机化学实验室各一间
注:教学功能室可以按照教学项目、设备、师资等,进行整合确定。
2.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是学生进行实习的重要场所,建设具有相对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关系到实习实训的质量。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要求如下:
1.实习实训基地单位领导重视教育实习工作,并给予积极支持。
2.实习实训基地单位所经营的业务和承担的职能与相应专业对口,在县域内本行业有一定知名度,社会形象较好,发展前景好,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训条件和相应的业务指导,能满足实习教学任务的要求。
3.实习实训基地单位能提供实习学生学习、劳动保护和卫生等方面的条件。
4.实习实训基地单位具有组织机构健全,领导和工作人员素质高,管理规范,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能力。
5.具有一次接受实习生10人以上的能力。
校外见习、实习基地有:
单 位 |
合 作 方 式 |
合 作 内 容 |
时间安排 |
闽东力捷迅药业有限公司 |
固定的提供实训基地 |
学生见习实习基地 |
第三学年 |
福建贝迪药业有限公司 |
固定的提供实训基地 |
学生见习实习基地 |
第三学年 |
福建海诚药业有限公司 |
固定的提供实训基地 |
学生见习实习基地 |
第三学年 |
福建广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固定的提供实训基地 |
学生见习实习基地 |
第三学年 |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 按程序选用教材,公共基础课程必需选用国家规划教材,专业课程必需选用国规教材、课改教材、国规配套、教育部推荐配套教材等。
2.图书文献配备 适用印刷图书生均不少于30册;报刊种类80种以上;教师阅览(资料)室和学生阅览室的座位数应分别按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的20%和学生总数的10%设置。
3.数字资源配备 要具备能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施现代远程职业教育及学校管理信息化所需的软、硬件设施、设备。其中,学校计算机拥有数量不少于每百生15台。校园内无线网络全覆盖,加快建成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建设能过满足多样化急需的课程资源,创新服务供给模式,服务学生终身学习。
(四)教学方法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主要采取教师讲授、课堂提问与班级讨论或分组讨论的方法,同时辅以角色扮演、自主探究等;体育与健康课程以游戏法、竞赛法为主;公共艺术课程以情境教学法为主;专业技能课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和研究性教学,可采取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方法,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革命。本专业以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以职业能力为主线,遵循职业基础、专业能力和综合应用逐步递进的原则安排理论教学内容,以标准化、综合化、岗位化逐步深化为原则安排实践教学内容;采用工学结合,并通过模拟情景教学、技能训练、案例分析、教学竞赛等活动,实现实训、跟岗实习要求与岗位技能一体化训练,同时将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有关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促进岗课赛证融通;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特点,实施思政课程教学模式,强化专业课教师立德树人意识,结合药剂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梳理每一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专业课程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推动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
(五)学习评价
教学评价拟建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评价体系,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考核工作,共同制订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重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与评价。教学评价采用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和企业专家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教学评价包括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关键能力三个方面的评价,权重可自行设计,各专项评价所采用的考核方式分別为专业知识的评价主要采取笔试的形式进行考核;专业技能的评价主要采取实际操作的形式进行考核,以课程在企业生产实际中比较典型和常见的工作任务作为考核内容(可以单人完成任务的方式考核或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方式进行考核);关键能力的评价主要以学生平时的综合表现进行考核,涉及情感、态度、意识、习惯、方法、合作和创新等,涵盖出動及仪容仪表、学习态度、计划可行性、工作态度与习惯、发现问题的敏捷性、处理问题的及时性、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考核。
(六)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第一生命线。教学质量管理要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质量管理方式;要依据本标准的要求制订本专业教学计划,配备师资、教材、教学资料和实训资源。制定校内实训课程管理规定,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分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方法»加强教学过程性质量监控和考核评价, 依据专业核心课的标准评价教学水平。严格考试纪律,严把学生毕业关,严禁“清考”行为。
九、毕业要求
学生通过规定年限的学习,须修满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时学分,完成规定的教学活动(包括实训实习)。且操行评定合格、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方可取得毕业证。
十、附录
教学进度安排表(见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营养与保健专业】
(三年制)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营养与保健(720801)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
职业类别 |
职业(岗位) |
职业资格要求 |
继续学习专业 |
|
营养师 |
营养师 |
公共营养师资格证书(4级) |
高职: 1.食品质量与安全 2.食品检验检测技术 3.医学营养 4.中医养生保健 |
本科: 1.药学 2.制药工程 |
营养配餐员 |
营养配餐员 |
营养配膳员 |
||
健康管理师 |
健康管理师 |
健康管理师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营养学基础、公共营养、营养配餐与设计、膳食营养管理等知识,具备营养调查、食物选购、营养素计算、营养餐配制等能力,具有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营养配餐、膳食营养管理等工作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1.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医药法规意识,自觉遵守医疗、食品卫生相关法律法规。
(3)重视医学伦理,自觉尊重患者人格、保护患者隐私。
(4)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将合理营养、平衡膳食、促进健康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5)具有必备的文化基础和医药企业文化素养。
(6)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团队合作、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能力。
(7)具有较强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能与社区居民、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与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专业交流。
(8)具有职业健康与安全意识,能遵循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法规,执行岗位安全生产规程,会收集、标示和定点放置生产过程中废液废料。
(9)具有较好的学习能力,能基于岗位要求和特点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发现并报告影响药品质量的潜在风险。
2.专业知识和技能
(1)掌握必备的医药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技能,能开展营养相关疾病的体格测量、临床检查,会识读理化检验报告。
(2)掌握基础营养相关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提供健康成年人、老年人、孕妇、儿童各种营养素的参考摄入量,正确计算热能分配。
(3)能应用临床营养相关知识与技能,对患者配合进行初步的临床营养治疗,会配制常用治疗膳食。
(4)能开展膳食调查,建立饮食档案,具有基本的统计分析能力。
(5)会评价健康人、患者等不同人群的营养和膳食状况。
(6)能合理编制健康人、患者等不同人群的食谱。
(7)能开展营养与保健健康教育与咨询。
(8)会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食谱绘制、结果评价、营养指导等。
(9)能对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上报和紧急处理。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毕业实习等多种形式。
(一)公共基础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 |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学时 |
1 |
思政课 |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职业精神、法治意识、健全人格和公共参与。 |
思想政治课程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部分构成。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四部分内容。拓展模块为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拓展和补充。 |
案例教学法、课堂讲授法、讨论式教学法、视频观摩互动法、案例教学法 |
144 |
2 |
语文 |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其任务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化关键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接受人类进步文化,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
学生通过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及语文综合实践等活动,在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几个方面都获得持续发展,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 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涵养职业精神,为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提供支撑。 |
采用小组讨论、角色体验等教学方式,利用翻转课堂模式,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 |
288 |
3 |
数学 |
1、获得学习中等职业教育其他课程及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理解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所涉及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及关联;了解数学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 2、在学习活动中,通过体验、感受、探究、应用的过程,提高运算求解、逻辑推理、空间想象、数据处理等基本数学能力,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主要是来自于生活实际及与专业相关的简单的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考、数学表达、数学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体会数学课程中知识内容所蕴涵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及其在数学思考中的积极作用。 3、具有对现实世界中数学现象的好奇心,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审美情趣。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
数学课程要精选最基本的和应用最广泛的数学内容,体现近现代数学思想方法。要增加实际应用、问题探究、数学文化等内容,并采用整体规划与局部调整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基础和拓展两部分简明合理的内容结构。 数学课程必须删除繁杂的运算与人为的技巧,必须提出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逻辑推理、空间想象等能力要求,要适度加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所学专业相关的数学应用意识,适度加强计算器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
多媒体; 案例分析。 |
288 |
4 |
英语 |
英语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 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 1.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教学时数为128~144学时。 2.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教学时数为54~72学时。 3. 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做统一规定。 |
多媒体;视频、音频教学;小组讨论。 |
288 |
5 |
音乐 |
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理解音乐、体验音乐情感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 本课程以审美为主线,以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为基础,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 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掌握多方面的音乐表现形式、音乐体裁等知识,从学生审美和艺术修养的实际出发,旨在提高本校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第一部分声乐、第二部分器乐和第三部分舞剧、音乐剧、 流行音乐构成。 1.第一部分声乐有六个模块,教学时数为17学时。 2.第二部分器乐有六个模块,教学时数为14学时。 3. 第三部分舞剧、音乐剧、流行音乐有四个模块,教学时数为16学时。 |
媒体;视频、音频教学; |
36 |
6 |
历史 |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与运用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史料实证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历史解释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 价值追求的目标。通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 |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特点、职业教育人才成长规律等,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掌握必备的历史知识,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
课堂讲授法、讨论式教学法、视频观摩互动法、案例教学法 |
72 |
7 |
物理 |
物理课程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科学,是其他自然科学和当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学生认识自然界和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物理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应用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同时,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中等职业教育物理课程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
物理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认识物理对科技进步,对文化、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帮助学生适应现代生产和现代生活;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多媒体;视频、音频教学;课堂讲授法、讨论式教学法、视频观摩互动法、案例教学法 |
72 |
8 |
体育与健康 |
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 1.身心健康目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2.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健身运动的基本技能、基本理论知识及组织比赛、裁判方法;能有序的、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并掌握处理运动损伤的方法; 3.终身体育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基本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
主要内容有体育与健康基本理论知识、大学体育、运动竞赛、体育锻炼和体质评价等。 1、中职学校体育、体育卫生与保健、身体素质练习与考核; 2、体育保健课程、运动处方、康复保健与适应性练习等; 3、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评。 充分反映和体现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内容和要求。 |
讲授、项目教学、分层教学。 |
180 |
9 |
心理健康教育 |
使中职生能够关注自我及他人的心理健康,树立起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学会和掌握心理调解的方法,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效预防中职生心理疾病和心理危机的发生,提升中职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中职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
主要内容为中职生自我认知、人际交往、挫折应对、情绪调控、个性完善,学会学习,恋爱认知和职业规划等。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采用课堂讲授+情景模拟+新概念作业+心理影片+心理测试+团体活动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突出实践与体验。 |
采用课堂讲授+情景模拟+新概念作业+心理影片+心理测试+团体活动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
36 |
10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包括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与发布等,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
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与信息安全、Windows7入门、Word2010文字处理、Execl2010电子表格、PowerPoint2010演示文稿等。 |
采用项目案例+上机实操训练相结合 |
144 |
(二)专业技能课
1.专业核心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课时) |
主要内容 |
能力要求 |
1 |
解剖学基础 (72课时) |
1.细胞与基本组织 2.运动系统 3.消化系统 4.呼吸系统 5.泌尿系统 6.生殖系统 7.脉管系统 8.感觉器 9.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10.人体胚胎学概论 |
1.掌握人体的组成和重要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 2.熟悉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了解人体发生、发展和衰老过程及人体功能的调节。 4.能在标本上指出重要组织、器官的名称。 |
2 |
生理学基础 (72课时) |
1.细胞的基本功能 2.血液与血液循环 3.呼吸 4.消化与吸收 5.能量代谢与体温 6.尿的生成与排放 7.感觉器官 8.神经系统 9.内分泌 10.生殖 |
1.了解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2.掌握人体及其各器官系统的主要生理功能及重要的生理常数熟悉的能力。; 3.能运用生理学理论知识解释各种生理现象。 4.掌握某些与生理学有关的简单检查和实践能力,具有认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4.具有开展相关疾病的体格测量、临床检查,会识读理化检验报告的能力。 |
3 |
临床诊断与疾病概要(108课时) |
1.绪论 2.内科学 3.外科学 4.妇产科学 5.儿科学 |
了解体格检查常用方法及其应用、注意事项、临床意义;掌握与营养、消化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会识读理化检验报告 |
4 |
基础营养与食品安全(72课时) |
1.绪论 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3.营养素与能量 4.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5.平衡膳食 6.食品的腐败变质与食品污染 7. 食品安全 |
掌握营养基础知识、各类食物营养价值、合理营养、食品卫生;能对食物营养成分做初步分析,能通过食物感官性状辨别食材的新鲜程度,能正确消毒餐具、炊具,保持环境卫生,能对食品进行采样和留样;会对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做初步处理。 |
5 |
中医食疗药膳 |
1..中医食疗药膳的概念及发展简史 2.中医食疗药膳的特点、分类和应用原则 3. 中医食疗药膳的基本理论 4.药膳制作的基本技能 5.食物类原料 6.药物类原料 7.食疗药膳配方 8.常见中医病证的药膳食疗 |
了解中医食疗与药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常用中药的药理特点;掌握中医保健理念、特点,食疗药膳调理作用、滋养作用、保健作用的主要机理和保健原则;能针对不同人群营养需要初步制订食疗药膳 |
6 |
健康管理 |
1.健康管理概论 2.流行病学和统计学基础 3.健康监测 4.健康风险评估和分析 5.健康干预 6.健康危险因素干预 7.健康管理的应用 8.中医学与健康管理 9.健康管理服务与健康产品 10.医学伦理学与健康管理职业道德 11.健康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
了解健康管理的基本流程;掌握社区人群慢性病检测随访以及健康档案的管理;能运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协助开展健康状况监测、信息收集和一般统计学分析;会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健康评价和健康干预 |
7 |
营养配餐与设计 |
1.营养配餐的准备 2.膳食调查和评价 3.人群营养状况评价 4.食品营养价值评价 5.营养菜点设计与制作 6.营养食谱的制定 7.不同人群营养餐的制作 8.营养咨询和教育 |
掌握针对不同人群营养状况评价的方法,能够根据婴幼儿、中小学生、孕妇、乳母、中年人、老年人等不同年龄阶段,脑力劳动者、体力劳动者等不同工作环境以及不同疾病人群的营养需要,合理进行食物搭配,采用科学合理的烹调方法,设计及制作营养菜点达到合理营养与均衡膳食的目的,做到因人而异,满足不同人群的要求。 |
2.专业选修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课时) |
主要内容 |
能力要求 |
1 |
特殊人群营养 (36课时) |
1. 营养基础知识 2.妊娠期营养 3.哺乳期营养 4. 婴幼儿营养 5. 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营养 6.青春期营养 7.老年营养 8.特定环境人群营养 |
熟悉孕妇、乳母、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生理变化;掌握各类人群营养素及热能的需要;了解各类人群的膳食指南及营养与膳食的注意事项 |
2 |
临床营养 |
1. 绪论 2.临床营养咨询和营养评价 3.临床营养调查、食谱编制及营养教育 4.医院膳食 5.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治疗 |
了解医院基本膳食,治疗、实验和代谢膳食;掌握与营养、消化相关疾病的营养治疗原则与方法;能对患者配合进行初步的临床营养治疗;会配制肠内营养膳食 |
3 |
公共营养 |
1.公共营养概述 2.平衡膳食 3.营养调查与评价 4.社区营养 5.营养政策法规与营养改善 |
掌握各类人群的营养需求,营养调查、咨询、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正确汇总饮食种类并初步进行相关统计,能针对常见病、慢性病和亚健康人群进行营养知识的咨询与宣教、营养评估、食谱编制和营养指导等,会撰写食谱评价报告 |
3.综合实训:安排1周
4. 毕业实习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课程类别 |
课程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分配 |
考核方式 |
各学期周数、学时分配 |
||||||||
总学时 |
理论 |
实训 |
1 |
2 |
3 |
4 |
5 |
6 |
||||||
公共基础课 |
1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2 |
36 |
36 |
考试 |
2 |
|||||||
2 |
职业道德与法治 |
2 |
36 |
36 |
考试 |
2 |
||||||||
3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2 |
36 |
36 |
考试 |
2 |
||||||||
4 |
哲学与人生 |
2 |
36 |
36 |
考试 |
2 |
||||||||
5 |
语文 |
16 |
288 |
288 |
考试 |
4 |
4 |
4 |
4 |
|||||
6 |
数学 |
16 |
288 |
288 |
考试 |
4 |
4 |
4 |
4 |
|||||
7 |
英语 |
16 |
288 |
288 |
考试 |
4 |
4 |
4 |
4 |
|||||
8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8 |
144 |
36 |
108 |
考试 |
4 |
4 |
||||||
9 |
体育与健康 |
10 |
180 |
18 |
162 |
考试 |
2 |
2 |
2 |
2 |
2 |
|||
10 |
公共艺术 |
2 |
36 |
18 |
18 |
考查 |
1 |
1 |
||||||
11 |
历史 |
4 |
72 |
72 |
考查 |
2 |
2 |
|||||||
12 |
基础化学(无机、有机) |
8 |
144 |
72 |
72 |
考试 |
4 |
4 |
||||||
13 |
心理健康教育 |
2 |
36 |
36 |
考查 |
1 |
1 |
|||||||
公共基础课小计 |
90 |
1620 |
1260 |
360 |
25 |
25 |
19 |
19 |
2 |
|||||
专业技能课 |
专业核心课 |
1 |
解剖学基础 |
8 |
144 |
54 |
90 |
考试 |
5 |
3 |
||||
2 |
生理学基础 |
8 |
144 |
54 |
90 |
考试 |
5 |
3 |
||||||
3 |
基础营养与食品安全 |
4 |
72 |
36 |
36 |
考试 |
4 |
|||||||
4 |
临床诊断与疾病概要 |
6 |
108 |
36 |
72 |
考试 |
6 |
|||||||
5 |
中医食疗药膳 |
3 |
54 |
18 |
36 |
考试 |
3 |
|||||||
6 |
健康管理 |
6 |
108 |
36 |
72 |
考试 |
6 |
|||||||
7 |
营养配餐与设计 |
4 |
72 |
18 |
54 |
考查 |
4 |
|||||||
小计 |
43 |
774 |
270 |
504 |
5 |
5 |
7 |
8 |
18 |
|||||
专业选修课 |
1 |
临床营养 |
4 |
72 |
18 |
54 |
考查 |
4 |
||||||
2 |
公共营养 |
3 |
54 |
18 |
36 |
考查 |
3 |
|||||||
3 |
保健品基础知识 |
6 |
108 |
36 |
72 |
考查 |
6 |
|||||||
4 |
特殊人群营养 |
2 |
36 |
18 |
18 |
考查 |
2 |
|||||||
5 |
心肺复苏术 |
2 |
36 |
36 |
考查 |
2 |
||||||||
小计 |
17 |
306 |
90 |
216 |
4 |
3 |
10 |
|||||||
毕业实习 |
毕业实习 |
30 |
540 |
540 |
30 |
|||||||||
小计 |
30 |
540 |
540 |
30 |
||||||||||
合计 |
180 |
3240 |
1620 |
1620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注:1.总学时3240。其中公共基础课程1494学时,占比约46.11%;专业技能(含顶岗实习)1568学时,占比约53.89%。
2.总学分180。学分计算办法:第1至第5学期每学期16-18学时记1学分;军训、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1周记1学分,共3学分。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5人,研究生学历2人,本科学历23人;副高4人,中级职称15人,初级职称6人,双师型教师19人,双师型比例占76%。
2.专业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专业能力,能够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具有信息化教学能力。
(二)、实训(实验)基本条件
1.校内实训条件
现有校内实训条件,以每班40名学生为基准,校内实训(实验)教学功能室配置如下:
序号 |
实训室名称 |
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 |
|
名称 |
数量(生均台套) |
||
1 |
营养与食品安全础实训室 |
电子分析天平 |
1台/5生组 |
数显恒温培养箱 |
1 |
||
蛋白质快速测定仪 |
2 |
||
台式离心机 |
1 |
||
数显恒温水浴锅 |
2 |
||
精密酸度计 |
1台/5生组 |
||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 |
1台/5生组 |
||
食品安全快速分析仪 |
2 |
||
2 |
营养评估与健康宣教实训室 |
人体成分分析仪 |
1 |
营养代谢车 |
1 |
||
营养软件 |
1 |
||
身高体重计 |
2 |
||
握力器 |
1台/5生组 |
||
皮褶厚度计 |
1台/5生组 |
||
体检床 |
1 |
||
营养膳食宝塔模型 |
1 |
||
食物挂图及模型 |
1 |
||
电脑 |
20 |
||
多媒体显示系统 |
1 |
||
3 |
治疗饮食配置室 |
超净工作台 |
2 |
双头小炒锅 |
1台/5生组 |
||
料理操作台 |
1台/5生组 |
||
调料车 |
2 |
||
单头小炒锅 |
2 |
||
单头平头埚 |
1 |
||
捣碎机 |
4 |
||
灌装机 |
1 |
||
微波炉 |
1 |
||
天平/电子秤 |
1台/5生组 |
||
冰箱 |
1 |
||
电烤箱 |
1 |
||
高温消毒柜 |
1 |
||
4 |
肠内营养液配制室 |
净化工作台 |
2 |
匀浆机 |
2 |
||
电子秤 |
1台/5生组 |
||
天平 |
1台/5生组 |
||
高温消毒柜 |
1 |
5).分析天平实训室一间
6)无机化学实验室、有机化学实验室各一间
注:教学功能室可以按照教学项目、设备、师资等,进行整合确定。
2.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是学生进行实习的重要场所,建设具有相对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关系到实习实训的质量。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要求如下:
1.实习实训基地单位领导重视教育实习工作,并给予积极支持。
2.实习实训基地单位所经营的业务和承担的职能与相应专业对口,在县域内本行业有一定知名度,社会形象较好,发展前景好,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训条件和相应的业务指导,能满足实习教学任务的要求。
3.实习实训基地单位能提供实习学生学习、劳动保护和卫生等方面的条件。
4.实习实训基地单位具有组织机构健全,领导和工作人员素质高,管理规范,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能力。
5.具有一次接受实习生10人以上的能力。
校外见习、实习基地有:
单 位 |
合 作 方 式 |
合 作 内 容 |
时间安排 |
闽东力捷迅药业有限公司 |
固定的提供实训基地 |
学生见习实习基地 |
第三学年 |
福建贝迪药业有限公司 |
固定的提供实训基地 |
学生见习实习基地 |
第三学年 |
福建海诚药业有限公司 |
固定的提供实训基地 |
学生见习实习基地 |
第三学年 |
福建广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固定的提供实训基地 |
学生见习实习基地 |
第三学年 |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 按程序选用教材,公共基础课程必需选用国家规划教材,专业课程必需选用国规教材、课改教材、国规配套、教育部推荐配套教材等。
2.图书文献配备 适用印刷图书生均不少于30册;报刊种类80种以上;教师阅览(资料)室和学生阅览室的座位数应分别按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的20%和学生总数的10%设置。
3.数字资源配备 要具备能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施现代远程职业教育及学校管理信息化所需的软、硬件设施、设备。其中,学校计算机拥有数量不少于每百生15台。校园内无线网络全覆盖,加快建成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建设能过满足多样化急需的课程资源,创新服务供给模式,服务学生终身学习。
(四)教学方法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主要采取教师讲授、课堂提问与班级讨论或分组讨论的方法,同时辅以角色扮演、自主探究等;体育与健康课程以游戏法、竞赛法为主;公共艺术课程以情境教学法为主;专业技能课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和研究性教学,可采取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方法,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革命。
(五)学习评价
教学评价拟建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评价体系,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考核工作,共同制订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重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与评价。教学评价采用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和企业专家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教学评价包括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关键能力三个方面的评价,权重可自行设计,各专项评价所采用的考核方式分別为专业知识的评价主要采取笔试的形式进行考核;专业技能的评价主要采取实际操作的形式进行考核,以课程在企业生产实际中比较典型和常见的工作任务作为考核内容(可以单人完成任务的方式考核或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方式进行考核);关键能力的评价主要以学生平时的综合表现进行考核,涉及情感、态度、意识、习惯、方法、合作和创新等,涵盖出動及仪容仪表、学习态度、计划可行性、工作态度与习惯、发现问题的敏捷性、处理问题的及时性、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考核。
(六)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第一生命线。教学质量管理要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质量管理方式;要依据本标准的要求制订本专业教学计划,配备师资、教材、教学资料和实训资源。制定校内实训课程管理规定,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分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方法»加强教学过程性质量监控和考核评价, 依据专业核心课的标准评价教学水平。严格考试纪律,严把学生毕业关,严禁“清考”行为。
九、毕业要求
学生通过规定年限的学习,须修满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时学分,完成规定的教学活动(包括实训实习)。且操行评定合格、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方可取得毕业证。
十、附录
教学进度安排表(见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幼儿保育专业】
(三年制)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幼儿保育(770101)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职业面向
主要岗位是保育员与育婴师。
序号 |
对应职业(岗位) |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
主要接续专业 |
1 |
幼儿园保育员 |
幼儿园保育员资格证 |
高职:学前教育; 本科:学前教育 |
2 |
育婴师 |
育婴师资格证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幼儿保育等知识,具备幼儿保育、安全健康照护、早期发展支持等能力,具有教育情怀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托幼园所幼儿保育、幼儿照护服务等工作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能力:
职业素养
1.良好的职业道德,责任心强,关爱儿童,耐心细致,平等对待每一位儿童。
2.良好的人文素质,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勤学好问、兴趣广泛。
3.良好的身心素质,身心健康,乐观开朗,善于沟通与协作。
专业知识
1.专业基础知识
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弹、唱、跳、说、画、写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等知识。
2.幼儿发展知识
掌握关于幼儿生存与发展、教育与保护的有关法律政策;掌握身心发展特点、规律以及对应的教育策略与方法;了解特殊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对应的教育策略与方法。
3.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
熟悉幼儿园保教活动的目标、任务、内容、要求和基本原则;掌握幼儿园环境创设、一日生活安排、游戏与教育活动、保育和班级管理的知识与方法;掌握幼儿园各领域教育活动实施特点的基本知识;掌握幼儿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以及安全防护与救助的基本方法;掌握了解幼儿的基本方法;了解0-3岁婴幼儿教养的有关知识与基本方法。
专业能力
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以及将德育贯穿于
幼儿一日生活的能力;
2. 具有幼儿营养、喂养和健康、安全照护等方面的技能,以及科学组织和独立承
担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保育工作的能力;
3. 具有运用新材料、新技术的玩教具支持幼儿早期学习与发展,以及创设幼儿生
活环境和支持性学习环境的能力;
4. 具有预防与规范处理幼儿常见病症、意外伤害及其他突发事件的技能,以及开
展幼儿安全、健康照护的能力;
5. 具有观察、识别、记录幼儿的言行和情绪表达的基本技能,以及观察、分析幼
儿发展状况的能力,具备家园社合作共育能力;
6. 具有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
7. 掌握与本专业从事职业活动相关的国家法律、行业规定,具备环境保护、安全
防护等相关知识与技能;
8. 具有适应育幼领域数字化发展需求的基本数字技能和信息技术能力;
9. 具有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七、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课程设置
1.公共基础课课程说明
序号 |
课程名称 (课时) |
课程目标 |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
1 |
思政课 (144) |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职业精神、法治意识、健全人格和公共参与。 |
思想政治课程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部分构成。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四部分内容。拓展模块为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拓展和补充。 |
2 |
语文 (216) |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其任务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化关键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接受人类进步文化,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
学生通过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及语文综合实践等活动,在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几个方面都获得持续发展,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 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涵养职业精神,为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提供支撑。 |
3 |
数学 (216) |
1、获得学习中等职业教育其他课程及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理解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所涉及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及关联;了解数学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 2、在学习活动中,通过体验、感受、探究、应用的过程,提高运算求解、逻辑推理、空间想象、数据处理等基本数学能力,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主要是来自于生活实际及与专业相关的简单的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考、数学表达、数学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体会数学课程中知识内容所蕴涵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及其在数学思考中的积极作用。 3、具有对现实世界中数学现象的好奇心,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审美情趣。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
数学课程要精选最基本的和应用最广泛的数学内容,体现近现代数学思想方法。要增加实际应用、问题探究、数学文化等内容,并采用整体规划与局部调整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基础和拓展两部分简明合理的内容结构。 数学课程必须删除繁杂的运算与人为的技巧,必须提出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逻辑推理、空间想象等能力要求,要适度加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所学专业相关的数学应用意识,适度加强计算器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
4 |
英语 (216) |
英语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 1.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教学时数为128~144学时。 2.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教学时数为54~72学时。 3.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做统一规定。 |
5 |
音乐 (36) |
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理解音乐、体验音乐情感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 本课程以审美为主线,以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为基础,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 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掌握多方面的音乐表现形式、音乐体裁等知识,从学生审美和艺术修养的实际出发,旨在提高本校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第一部分声乐、第二部分器乐和第三部分舞剧、音乐剧、 流行音乐构成。 1.第一部分声乐有六个模块,教学时数为17学时。 2.第二部分器乐有六个模块,教学时数为14学时。 3. 第三部分舞剧、音乐剧、流行音乐有四个模块,教学时数为16学时。 |
6 |
历史 (72) |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与运用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史料实证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历史解释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 价值追求的目标。通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 |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特点、职业教育人才成长规律等,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掌握必备的历史知识,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
7 |
物理 (72) |
物理课程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科学,是其他自然科学和当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学生认识自然界和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物理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应用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同时,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中等职业教育物理课程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
物理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认识物理对科技进步,对文化、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帮助学生适应现代生产和现代生活;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8 |
体育与健康 (144) |
体育课程是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 1.身心健康目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2.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健身运动的基本技能、基本理论知识及组织比赛、裁判方法;能有序的、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并掌握处理运动损伤的方法; 3.终身体育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基本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
主要内容有体育与健康基本理论知识、大学体育、运动竞赛、体育锻炼和体质评价等。 1、中职学校体育、体育卫生与保健、身体素质练习与考核; 2、体育保健课程、运动处方、康复保健与适应性练习等; 3、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评。 充分反映和体现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内容和要求。 |
9 |
心理健康教育(36) |
使中职生能够关注自我及他人的心理健康,树立起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学会和掌握心理调解的方法,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效预防中职生心理疾病和心理危机的发生,提升中职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中职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
主要内容为中职生自我认知、人际交往、挫折应对、情绪调控、个性完善,学会学习,恋爱认知和职业规划等。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采用课堂讲授+情景模拟+新概念作业+心理影片+心理测试+团体活动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突出实践与体验。 |
10 |
计算机应用基础 (144) |
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包括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与发布等,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
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与信息安全、Windows7入门、Word2010文字处理、Execl2010电子表格、PowerPoint2010演示文稿等。 |
11 |
基础化学 (54) |
本课程主要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两大部分的内容。其中:无机化学部分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无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有机化学部分主要是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 |
掌握溶液的组成、性质及相关问题的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等无机化学基础知识及了解其在药学中的应用;有机化学部分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熟悉部分在药物中的性质反应;了解部分有机化合物的毒性。让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理化性质的关系,培养学生从事药品检测、药品养护等一线岗位时具备有一定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同时为后续的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相关课程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
2.专业核心与选修课课程说明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学前儿童卫生 与保健 |
学生应全面掌握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以及身体发展的规律,系统了解学前儿童常见心理卫生问题及教育对策,掌握营养学基础知识,了解托幼机构的膳食管理,熟悉教育环境创设及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了解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有关知识及基本急救措施,能够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进行科学的评价。 |
162 |
2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 |
学生领会所学幼儿心理学知识含义,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心理现象和问题,即不仅 “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系统掌握幼儿心理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能提取有效信息分析、论证、解决一些实际的心理问题。 |
54 |
3 |
学前教育基础 (幼儿园教育) |
立足于幼儿教师工作的实际需要,以幼儿教师从事幼教工作所需的儿童观、教育观、教育知识技能为核心,根据职业发展对幼儿园教师的要求,掌握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
72 |
4 |
幼儿园游戏指导 |
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幼儿园游戏的形式,游戏的基本理论:游戏活动的发展;以及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智力游戏特点、作用、指导方法与游戏评价;了解玩具在游戏中的作用。采用讲授,演示,示范,评论等方法。 |
54 |
6 |
钢琴与幼儿歌曲伴奏 |
要求学生了解钢琴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简易伴奏幼儿歌曲的能力;学习钢琴的基本弹奏方法,能用正确的指法弹奏常用的音阶、琶音、和弦; 弹奏练习曲、即能弹出与歌曲情绪相协调的伴奏,提高学生的伴奏能力,巩固钢琴的基本技能;学习儿童歌曲简易伴奏的编配,学会即兴伴奏,并能够手口一致地边弹边唱。。 |
72 |
7 |
幼儿教师口语 |
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话,进行一般口语交际和开展教育、教学等工作;初步掌握教育、教学口语的基本技能。能够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和其他工作情景的需要,调控声音的高低强弱,掌握语气、语调、停顿、重音等口语修辞技巧,口语表达做到科学、严谨、简明、生动、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掌握一般口语交际技能。做到听话准确,理解快,记得清,有一定的辨析能力;说话清晰、流畅,得体,有一定应变能力,语态自然大方。 |
36 |
8 |
幼儿园保育 |
熟悉0-3岁的婴幼儿的成长各阶段生理心理特点,掌握婴幼儿在每个阶段中相关的喂养、生活照料、疾病护理和安全等。 |
72 |
9 |
幼儿园主题画 |
掌握水粉颜料、简笔画等美术基础知识,美术设计知识和基本的技能;提高美学修养,为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础;达到一定的儿童绘画的创作指导能力。 |
72 |
10 |
幼儿园手工 |
在学习美术与绘画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折纸、剪纸、纸条穿编、纸绳编织、硬纸制作、彩泥捏塑、简易印染、废旧材料制作以及装饰画工艺等各类手工技法,使学生能够根据幼儿园环境创设、教学活动设计的要求以及幼儿开展游戏活动的需要,选用合适的制作工艺开展各类手工制作,并教会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手工技能。 |
54 |
11 |
舞蹈基础 |
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舞蹈艺术素质,不仅要掌握舞蹈的基本知识、动作技能和民族、民间舞风格特点,还要掌握幼儿舞蹈的基本语汇,具备幼儿舞的创编和教学能力。 |
72 |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本专业总课时为3240学时。 本专业主要课程设置为公共基础课程(1440学时)、专业课程(620学时),教育见习及顶岗实习(108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1349,占总课时41.64%;实训课时1891,占总课时58.36%。
(二)幼儿保育专业(三年制)教学实施性计划
课程类别 |
课程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分配 |
各学期学时分配 |
|||||||||
总学时 |
理论 |
实训 |
1 |
2 |
3 |
4 |
5 |
6 |
||||||
公共基础课 |
公共必修课程 |
1 |
职业生涯规划 |
2 |
36 |
36 |
2 |
|||||||
2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2 |
36 |
36 |
2 |
|||||||||
3 |
经济政治与社会 |
2 |
36 |
36 |
2 |
|||||||||
4 |
哲学与人生 |
2 |
36 |
36 |
2 |
|||||||||
5 |
语文 |
12 |
216 |
216 |
4 |
4 |
2 |
2 |
||||||
6 |
数学 |
12 |
216 |
216 |
4 |
4 |
2 |
2 |
||||||
7 |
英语 |
12 |
216 |
216 |
4 |
4 |
2 |
2 |
||||||
8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8 |
144 |
36 |
108 |
4 |
4 |
|||||||
9 |
体育与健康 |
8 |
144 |
18 |
126 |
2 |
2 |
2 |
2 |
|||||
10 |
公共艺术 |
2 |
36 |
18 |
18 |
1 |
1 |
|||||||
11 |
历史 |
4 |
72 |
64 |
8 |
2 |
2 |
|||||||
12 |
化学 |
3 |
54 |
36 |
18 |
3 |
||||||||
限定选修课程 |
1 |
物理 |
4 |
72 |
54 |
18 |
2 |
2 |
||||||
2 |
职业素养 |
1 |
18 |
9 |
9 |
1 |
||||||||
3 |
劳动教育 |
1 |
18 |
2 |
16 |
1 |
||||||||
4 |
安全教育 |
1 |
18 |
8 |
10 |
1 |
||||||||
公共选修课程 |
1 |
心理健康教育 |
2 |
36 |
30 |
6 |
2 |
|||||||
2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2 |
36 |
30 |
6 |
2 |
||||||||
公共基础课小计 |
80 |
1440 |
1097 |
343 |
25 |
23 |
18 |
14 |
||||||
专业课 |
专业基础课程 |
1 |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 |
9 |
162 |
90 |
72 |
5 |
4 |
|||||
2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 |
3 |
54 |
36 |
18 |
3 |
||||||||
3 |
学前教育基础知识 |
4 |
72 |
36 |
36 |
4 |
||||||||
4 |
幼儿园游戏 |
2 |
36 |
18 |
18 |
2 |
||||||||
专业核心课程 |
5 |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
4 |
72 |
36 |
36 |
4 |
|||||||
6 |
幼儿园保育 |
4 |
72 |
18 |
54 |
4 |
||||||||
7 |
键盘与幼儿歌曲伴奏 |
4 |
72 |
18 |
54 |
2 |
2 |
|||||||
8 |
舞蹈 |
4 |
72 |
72 |
2 |
2 |
||||||||
小计 |
25 |
450 |
162 |
288 |
2 |
7 |
10 |
6 |
||||||
选修课程 |
1 |
幼儿园主题画 |
4 |
72 |
18 |
54 |
4 |
|||||||
2 |
手工 |
3 |
54 |
18 |
36 |
3 |
||||||||
3 |
幼儿教师口语 |
2 |
36 |
18 |
18 |
2 |
||||||||
4 |
续编(写)幼儿故事 |
2 |
36 |
18 |
18 |
2 |
||||||||
5 |
0-3岁幼儿园抚育与教育 |
4 |
72 |
18 |
54 |
4 |
||||||||
小计 |
15 |
270 |
90 |
180 |
3 |
0 |
2 |
10 |
0 |
|||||
见习 |
30 |
540 |
540 |
30 |
||||||||||
顶岗实习 |
30 |
540 |
0 |
30 |
||||||||||
毕业实习 |
30 |
540 |
540 |
0 |
0 |
0 |
0 |
0 |
30 |
|||||
合计 |
180 |
3240 |
1349 |
1891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注:1.总学时3240。其中公共基础课程1440学时,占比约44.44%;专业技能课(含顶岗实习)1800学时,占比约55.56%。
2.总学分180。学分计算办法:第1至第5学期每学期16-18学时记1学分;军训、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1周记1学分,共3学分。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12名,师生比小于1:20,高级教师3名,双师型比例占33.33%,聘请幼儿园兼职教师3名,占专任教师25%。
(二)、教学设施
1. 校内实训基地
1).音乐室(以一个标准40人配套)一间
序号 |
设备名称 |
单位 |
适用范围 |
1 |
钢琴 |
1台 |
用于音乐课教学使用 |
2 |
多媒体设备 |
1套 |
2).电钢琴室(以一个标准30人配套)一间
序号 |
设备名称 |
单位 |
适用范围 |
1 |
电钢琴 |
30台 |
学生上课及课外练习使用 |
2 |
钢琴 |
1台 |
教师教学使用 |
3 |
多媒体设备 |
1套 |
多媒体教学使用 |
3).钢琴房(以一个标准1人配套)5间
序号 |
设备名称 |
单位 |
适用范围 |
1 |
钢琴 |
1台 |
学生课后练琴使用 |
4).舞蹈厅(以一个标准30人配套)一间
序号 |
设备名称 |
单位 |
适用范围 |
1 |
多媒体视听音响 |
1套 |
教师上课,学生练舞蹈使用。 |
5).电子琴室(以一个标准40人配套)一间
序号 |
设备名称 |
单位 |
适用范围 |
1 |
电子琴 |
40台 |
学生上课及课外练习使用 |
2 |
钢琴 |
1台 |
教师教学使用 |
3 |
多媒体设备 |
1套 |
多媒体教学使用 |
(二). 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是学生进行实习的重要场所,建设具有相对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关系到实习实训的质量。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要求如下:
1.实习实训基地单位领导重视教育实习工作,并给予积极支持。
2.实习实训基地单位所经营的业务和承担的职能与相应专业对口,在县域内本行业有一定知名度,社会形象较好,发展前景好,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训条件和相应的业务指导,能满足实习教学任务的要求。
3.实习实训基地单位能提供实习学生学习、劳动保护和卫生等方面的条件。
4.实习实训基地单位具有组织机构健全,领导和工作人员素质高,管理规范,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能力。
5.具有一次接受实习生10人以上的能力。
校外见习、实习基地有:
单 位 |
合 作 方 式 |
合 作 内 容 |
时间安排 |
柘荣县机关幼儿园 |
固定的提供实训基地 |
学生见习实习基地 |
第三学年 |
柘荣县第一幼儿园 |
固定的提供实训基地 |
学生见习实习基地 |
第三学年 |
柘荣县金果果幼儿园 |
固定的提供实训基地 |
学生见习实习基地 |
第三学年 |
柘荣县实验幼儿园 |
固定的提供实训基地 |
学生见习实习基地 |
第三学年 |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 按程序选用教材,公共基础课程必需选用国家规划教材,专业课程必需选用国规教材、课改教材、国规配套、教育部推荐配套教材等。
2.图书文献配备 适用印刷图书生均不少于30册;报刊种类80种以上;教师阅览(资料)室和学生阅览室的座位数应分别按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的20%和学生总数的10%设置。
3.数字资源配备 要具备能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施现代远程职业教育及学校管理信息化所需的软、硬件设施、设备。其中,学校计算机拥有数量不少于每百生15台。校园内无线网络全覆盖,加快建成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建设能过满足多样化急需的课程资源,创新服务供给模式,服务学生终身学习。
(四)教学方法
公共基础课要根据教育部相关要求,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服务专业学习,为终身发展奠定文化和素质基础。该类课程的教学,应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主要采取教师讲授、案例分析、课堂提问与班级讨论或分组讨论、小论文等方法,同时辅以角色扮演等实践方法,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以视频、投影、计算机作为直观教具应用于各门基础课。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语文、英语教学中可以采取提出探究主题、目标,让学生通过图书、报刊、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教师给予指导和归纳的方式,侧重于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数学教学中多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和讨论的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自主地动手动脑动口参与数学思维活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体育为手段增进学生体质,教学中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手段则以游戏、竞赛为主。总之,公共基础课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效果好起来,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中职学前专业培养的应该是具有一定专业程度的学前教育工作者。而学前教育专业程度的高低都与专业理论有关,作为专业课程的教学就应该在这方面发挥作用。
但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强调知识的理论性,学生缺乏感性经验作基础;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在学习中缺乏积极性和自主性,学习的效益较低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制约着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影响学生将来的专业化程度和专业化发展。因此,改革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益就成为当务之急。
1.拓展教学领域,丰富教学资源
教学时不仅只忠实于教材,而是大胆突破,围绕本学科的知识体系,不断拓展内容,将学前教育具有前沿性的、与教育改革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内容融合到教学当中,从而突破教材的局限性和滞后性,使课堂教学也能与时俱进。
2.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践训练
专业课程既要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除必要的课堂讲授外,还应该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1)重视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和多元化。
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劣势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注意改变“一讲到底的满堂灌、一练到底的满堂练、一看到底的满堂看”的单一教法。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尝试实践法。
(2)改变传统课程组织,力求形式灵活多样。
对于专业课程,以往大多以集中教学,课堂授课的形式为主。但随着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受到广泛重视,幼儿教师专业化要求日益提高的要求,突出和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职业的认同和接纳的情感、从事教育实践的智能和技能等方面,具有其他教育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
3.构建以学生实践能力考核为重点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传统的教学效果评价方式主要以标准化或理论性考试为主,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这个结果也主要表现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上,但却看不到诸如学生的情感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和解决问题方面的独特表现等其他表现。
(五)学习评价
改变评价体系,评价方式多元化。
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导向作用。为了提高学生参与各种活动,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心理学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多种角度评定学生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注重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高。评价指标包括:1.心理故事的摘抄情况。2.心理故事的演讲情况。3.参与实践活动的情况:组织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到幼儿园见习、调查、观察等活动,接触幼儿,走进幼儿,并形成文字报告。4.参与小组学习情况。5.课堂表现:积极回答问题、提出问题。6.平时作业:作业在时间、内容上都由学生自己决定,但必须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上交。7.积极参与对教师教学的评定工作等。可以说学生参与的任何活动都是评定学生成绩的指标之一。评价指标的多元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第一生命线。教学质量管理要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质量管理方式;要依据本标准的要求制订本专业教学计划,配备师资、教材、教学资料和实训资源。制定校内实训课程管理规定,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分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方法»加强教学过程性质量监控和考核评价, 依据专业核心课的标准评价教学水平。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制定出满足岗位要求、体现地方特色的教学计划,更好地指导学生实习、就业与升学。严格考试纪律,严把学生毕业关,严禁“清考”行为。
九、毕业要求
学生通过规定年限的学习,须修满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时学分,完成规定的教学活动(包括实训实习)。操行评定合格、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方可取得毕业证。
十、附录
教学进度安排表(见七、幼儿保育专业(三年制)教学实施性计划)。